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612篇
农学   341篇
基础科学   436篇
  356篇
综合类   2743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154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金沙江梯级电站开发运行、鱼类栖息地减少、洄游通道受阻、自然繁殖受到影响、早期资源量显著下降、种群生存面临危机的现状,为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是补充其资源量的主要补救措施。利用船体网箱原位活水驯养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开展亲鱼驯养、人工催产和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圆口铜鱼亲鱼在船体网箱活水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可用于人工催产。2017年6月17~30日,采用二次注射法人工催产3批次,共产卵约12万粒,在水温20.5~21.9 ℃条件下,针距8~10 h,效应时间18~19 h,平均受精率69.3%,出苗约5万尾。圆口铜鱼卵径1.9~2.2 mm,卵膜径6.4~7.2 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在水温20.5~22.5 ℃,溶氧7 mg/L以上条件下,历时48~62 h出膜。研究结果为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参考,为其规模化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92.
为建立二季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推动湖北省"早籼-晚粳"种植模式的发展,以鄂粳403为材料,在2个播期(6月25日和7月2日)和4种秧龄(15、20、25和30 d)组合下研究播期和秧龄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灌浆结实期气温与二季晚粳稻米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延长,二季晚粳抽穗时间推迟,灌浆结实期和全生育期延长,但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在正常播期(6月25日)下随着秧龄延长经济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以20 d秧龄最高,长秧龄导致显著减产;迟播显著降低二季晚粳产量,但不同秧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迟播和长秧龄降低稻米加工品质,但可改善外观品质。不同播期和秧龄处理的稻米糊化温度差异较小。相同播期的稻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以及正常播期下的最终黏度均随秧龄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趋势,以20 d秧龄最高;迟播则导致稻米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降低,蒸煮食味品质下降。因此,本地区二季晚粳在正常播期播种、秧龄为20 d时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品质。在抽穗较迟时,灌浆结实期低温可能成为二季晚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形成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引起作物减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因此,建立耐盐高效评价和筛选技术体系对耐盐番茄砧木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恋1号’番茄为供试接穗品种,自嫁接(G0)或嫁接在25个番茄砧木(G1~G25)品种上。在对照和盐胁迫条件下,测定砧木品种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大田生长期时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多重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盐胁迫下嫁接番茄产量与发芽期和幼苗期相关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砧木划分为耐盐性极强、较强、良好、中等和较差五个等级,并得出综合排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和产量相关的回归方程。综上,本研究筛选出‘青抗1号’‘韩国砧木1号’和‘金棚砧木一号’为三个耐盐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砧木耐盐性进行了分级,确定了苗期核心耐盐指标,建立了嫁接番茄的耐盐性筛选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94.
玉米株高降低通常是由节间数目减少、节间长度变短或二者共同作用所致。而本研究在基因编辑后代中发现的玉米多叶矮化突变体lyd1却表现为节间数目显著增加,株高显著降低。lyd1株高仅为93.10cm,与野生型KN5585的株高159.95 cm相比,降低了41.79%,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然而lyd1叶片数平均达到27.8片,相较野生型平均17.8片叶,增加56.1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遗传分析表明, lyd1的突变表型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将控制多叶矮化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玉米3号染色体标记Indel10和Indel11之间,物理距离0.74 Mb。对定位区间内13个基因(不包含假基因)的序列进行测序,发现仅ZmTE1在第4外显子出现1个A碱基的替换,其他基因无差异。ZmTE1编码一个RNA结合蛋白,氨基酸的替换发生在第3个RNA结合结构域内(RRM3),导致天冬氨酸转变为缬氨酸。突变体lyd1的突变位点与已报道的te1-mum1、te1-mum2、te1-mum3、zm66不同, lyd1的发现为进一步解析玉米叶片和节间发育平衡的遗传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5.
生物菌肥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促进养分吸收,可助力小麦提高籽粒产量。本文在大量关于使用有机生物菌肥对小麦研究作为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单施氮磷钾复合肥为对照组,研究了在Sbs和Ms土壤的条件下,秸秆腐熟肥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花椒豆粕生物有机肥对品种为百农307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组的亩穗数与穗粒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涵盖田间直观表现、每亩地产出的总量、每亩的穗子密集度、穗上谷粒的数量,以及千粒重等核心要素进行全面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肥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花椒豆粕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砂浆黑土地下品种为百农307的小麦产量,能够为黄淮平原种植小麦的农民增收增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三晋花絮     
三晋花絮灵石县政府将1994年定为,“人才、科技、信息、效益年”,5月下旬,全县的企、事业单位与县长签订了专业技术承包合同24项,其中农业14项、工业10项。农机部门与县政府签订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笼式规模养鸡和机械化家庭农场等3项。年底,县政府将按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宅基地用地需求日益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矛盾日趋突出,为了缓解宅基地用地问题,急需测算宅基地整治潜力,提高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测算的准确度。【方法】课题组基于真实完整的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利用准确详实的宅基地房屋信息和权属调查信息,用宅基地整治潜力模型对珠海市宅基地进行潜力估算,分析宅基地潜力空间分异特征,并由此划分了宅基地整治的分区类型。【结果】1)珠海市农村宅基地的整治潜力占整个珠海市宅基地总面积的58.67%,整治潜力巨大,2个区平均每户拥有1.62宗宅基地,户均宅基地面积为177.42 m2,是标准面积(120m2)的1.48倍。2)从潜力来源看,一户多宅的宅基地整治潜力最大,占整个珠海市宅基地整治潜力的46.76%,闲置、废弃等宅基地的潜力次之,分布零散的宅基地潜力最小。3)从潜力分布看,珠海市宅基地整治潜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呈现“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斗门区的整治潜力远远大于金湾区。4)珠海市宅基地可划分为重点整治区、一般整治区、弹性整治区3类整治时序分区,重点整治区是宅基地整治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斗门区...  相似文献   
998.
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与RAPD标记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姊妹交多代的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材料RP3195(A)×S37(自交系)得到的F2代分离群体(138株)为材料,利用集团分离法(BSA)对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进行了RAPD分析,在152个随机引物中,引物SB SK-14(CCCGCTACAC)和SBSR-3(ACACAGAGGG)分别在可育集团与不育集团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SBSK-14850、SBSK-14475和SBSR-3400。通过对F2代分离群体中的单株进行连锁分析,初步认为SBSK-14850、SBSK-14475和SBSR-3400与太空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相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49.6,26.6和31.7cM。  相似文献   
999.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扩增的片段为550bp,根据欧洲型毒株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检测引物P3/P4,扩增的片段为433bp,建立PRRSV的RT-PCR的检测与血清型鉴别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均不能扩增其他常见的繁殖障碍相关病毒的RNA或DNA。敏感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可以分别到检测10-5TCID50和10-4TCID50的病毒含量。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四川某些猪场中临床上疑似为PRRS的20份送检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只有引物P1/P2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产物;其中有15份样品呈PRRSV阳性结果,阳性率为75%,说明送检的样品感染的PRRSV为美洲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检测病料组织中PRRSV是可行的,是临床上对PRRS进行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铁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最大,在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以及呼吸过程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铁浓度超过植物所需的正常水平时,会对植物产生胁迫作用,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探究不同供铁水平对杉木幼苗内在生理机制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砂培盆栽试验,在改良霍格兰完全营养液:铁浓度分别为20 mg/kg(T1)、30 mg/kg(T2)、40 mg/kg(T3)条件下,以常规霍格兰完全营养液为对照(CK),测定其15,30,45,60 d时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在45 d、60 d时,T1、T2、T3叶绿素a含量均与CK处理间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含量随着铁浓度的升高也不断升高,而Fm、Fv/Fm、Fv/F0和Fm/F0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处理30 d时,T3处理下的Fm、Fv/F0、Fm/F0相较于CK处理而言降低最明显,且CK处理下的Fm、Fv/F0和Fm/F0与T1、T2、T3处理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和Fv/Fm含量未达显著差异(P>0.05).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CK处理,随着铁浓度升高,其含量整体呈现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以CK处理最高,过氧化氢酶随着铁浓度升高,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15 d时,不同处理酶活性与CK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处理浓度的提升不断降低,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各个培养时间上,随铁浓度的升高其酶活性未呈现出规律的变化,且在试验期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中当年生叶为新叶,对铁的耐受性较低.营养液中铁处理浓度的增加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损伤,叶绿素合成减缓,光合作用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