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41.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究青海省唐古拉山牦牛群体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遗传背景。[方法] 对52头唐古拉山牦牛个体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测定后,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确定其核苷酸变异位点和单倍型数目,计算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大小,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在619 bp唐古拉山牦牛D-loop区序列分析中,排除2处插入(缺失)后共检测到31处多态位点,包括单一多态位点5处和简约信息位点26处。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1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21±0.043和0.007±0.004。与我国其他18个家牦牛品种和野牦牛相比,唐古拉山牦牛群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值均较低,表明该群体遗传变异较为贫乏,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以美洲野牛为外群,邻接法(即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唐古拉山牦牛群体13种单倍型分布在A、B、C、D和E五种单倍型组中,且聚为2个大的母系分支(即I和II),支系Ⅰ占比为77%,提示唐古拉山牦牛由2个母系支系组成,拥有2个母系起源且以支系Ⅰ为主。 [结论] 唐古拉山牦牛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由2个母系支系组成,以支系Ⅰ为主,推测其有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42.
通过不同穗型强势粒与弱势粒米质差异比较,研究了稻米品质生理。结果表明,强势粒较弱势粒有较大的精米长度、精米宽度、垩白粒率、AC、GC,和较小的长/宽、垩白面积、GT,直立穗型品种强势粒与弱势粒米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3.
试验通过对直立大穗型杂交稻辽优1052及其母本105B,父本C52作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杂交稻灌浆特性对碾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灌浆特性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存在复杂的影响。不傲任何处理时,各品种穗粒间差异较大。减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源库矛盾的同时对碾磨品质产生负面影响,三个供试材料强势粒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米率均有所下降;减源处理后源库矛盾加大,但对碾磨品质却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4.
玉米苗期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壮  许文娟  薛兵东  曹萍 《玉米科学》2004,12(2):073-075
对辽宁省推广的5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芽率、芽势和叶面积等16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与幼苗反复干旱抗旱指数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10个指标,然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这10项指标进行分析,定量地评价5个玉米品种苗期的抗旱。  相似文献   
45.
利用F_(2:3)家系分析粳稻矮生性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粳稻不同株高突变体的遗传机制,以株高有明显差异的两份材料及其F1、F2:3为试材,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株高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性质。结果表明:株高仅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各节间长度则表现为受主基因+多基因联合控制。其中倒1、倒2和倒4节间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倒3节间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降低株高的效应以主基因显×显上位性效应最大,主基因加性效应和多基因效应使倒1、倒2节间长度缩短,所有的主基因效应都使倒4节间缩短。倒3节间仅有显著的多基因效应,其效应值较小。株高及各节间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90%,表明水稻株高的遗传以主基因为主。根据系统来源,分析其中的一对主基因是sd-1,另一对则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46.
利用智能人工气候室对43份不同生态类型的快菜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及评价,初步筛选出对来源于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人工气候室的芸薹属根肿病菌表现耐病材料8份,分别是B-003、B-015、B-016、B-025、B-026、B-032、早5-1、京研-1;19份表现感病;16份表现高感。发病率普遍较高,有20份材料发病率达100%,采用菌液浇灌法接种,可保证在试验期间根肿病菌的数量,同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及湿度有利于根肿病菌的发育与传播,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增加鉴定的准确性,而且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47.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籽粒允实状况,以最新育成的13个新晶系和1个对照品种为试材,根据糙米厚度分级对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千粒重与糙米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由籽粒厚度代表充实程度.新育成品系的籽粒充实度分前布在77.60%~93.03%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新品系充实度与平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充实程度与产量水平不完全一致,高产品种多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实粒数·m~(-2)和中等的充实度.  相似文献   
48.
宁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玲  曹萍 《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94-195,198
宁夏的土地资源是宁夏农业发展和反贫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在分析了宁夏土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
以辽宁省1998年区域试验部分水秀发新品系为试材,对辽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状况进行了对应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不能分为有截然区别的类型,究其原因是品系间产缘关系较近;在现有产量与品种基础上优质与高产可以相协调。并利用对应分析结果对1998年新品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0.
为从分子水平上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牦牛遗传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其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本研究对甘德、班玛、久治和玛多牦牛群体共152头个体进行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已公布的37条达日牦牛和32条玛沁牦牛的相应序列,对这6个牦牛群体mtDNA D-loop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1条牦牛mtDNA D-loop序列(636~638 bp)比对分析共检测出57个变异位点,包括8个单一多态位点和49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D-loop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45种单倍型,其中班玛、达日、甘德、久治、玛多、玛沁牦牛群体分别拥有1、6、5、4、7、6种特有单倍型。2)6个牦牛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901和0.014,表明其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甘德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高(Hd=0.951),久治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低(Hd=0.818)。3)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表明,除久治牦牛与班玛、甘德、玛沁牦牛群体间分化程度均呈中等遗传分化水平(0.05≤FST<0.15),基因交流相对贫乏外,其他牦牛群体间FST值较小(0<FST<0.05),分化程度弱,基因交流相对频繁。4)聚类分析表明久治、甘德、班玛3个牦牛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而玛多、玛沁、达日3个牦牛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6个牦牛群体中除久治牦牛由3个母系遗传支系(即Mt-Ⅰ、Mt-Ⅱ和Mt-Ⅲ)组成外,其他群体均由Mt-Ⅰ和Mt-Ⅱ 2个母系支系组成,推测果洛藏族自治州中久治牦牛群体有3个母系起源,其他牦牛群体均有2个母系起源。综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牦牛群体均拥有特殊的母系遗传信息且母系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各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整体较弱;久治、甘德和班玛3个牦牛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而玛多、玛沁和达日3个牦牛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除久治牦牛群体有3个母系起源外,其他牦牛群体均有2个母系起源。本研究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牦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