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3种不同免疫增强剂多糖(laminarin)、灭活细菌苗、壳聚多糖(chitosan)注射(分别为A、B、C组,对照为D组)和添加饵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多糖为E组,灭活细菌苗为F组,壳聚多糖为G组,对照为H组),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及中华绒螯蟹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注射后48 h, A、B、C组中华绒螯蟹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分别为0.185,0.234,0.233,对照组为0.094,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分别为283.2,263.5,289.8,对照组为120.15,经t检验,A、B组血清中SOD活力差异极显著,C组差异显著.口服免疫增强剂后第9天,血清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各组血清中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SOD的活力与对照相比,E组差异极显著,F、G组差异显著.注射免疫增强剂组蟹的免疫保护率达75%,而口服免疫增强剂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蟹的免疫保护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壳聚糖经生产性试用,能较好地预防病害的发生,中华绒螯蟹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32.
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了枯草芽孢杆菌(Baclllus subtllls)B115株对鲫鱼、淡水青虾的急性毒性及对小白鼠的30天喂养试验,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鲫鱼的96hLD_(50)>4000ppm,对淡水青虾的96hLD_(50)为1350ppm;以5×10~(10)、1×10~(10)和0.5×10~(10)分别口灌和拌饵投喂小白鼠30天,小白鼠的体表外观、运动能力及内脏器官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小白鼠无毒性。  相似文献   
33.
嗜水气单胞菌BSK-10株的优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BSK-10株的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甘油对BSK-10株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种无机离子中,HPO4^2-,Fe^2 ,Ca^2 ,(NH4)2SO4,Mg^2 ,Zn^2 ,Mn^2 对BSK^-10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Cu^2 ,Co^2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Na2HPO4与各种离子间存在交互作用,Fe^2 ,Mg^2 ,Zn^2 ,Mn^2 的促生长作用在Na2HPO4的存在时表现得极为明显,而(NH4)2SO4,Mn^2 在Na2HPO4存在时有轻微抑制作用;葡萄糖对不同来源的鱼类嗜水气单胞菌致菌株有不同的效应。BSK-10的生长动态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BSK-10株达到对数生长及最大菌量的时间不同,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34.
对三氯异氰尿酸进行了室内抑杀菌试验,其对中华鳖气单胞菌的MIC为0.25 mg/L,MBC为0.25~0.50 mg/L;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对鳖的安全浓度为4.45 mg/L;对池水中细菌杀灭效果试验表明,药物有效浓度为0.5~1.0 mg/L;对池水亚硝酸盐氮(NO2-N)影响,1 mg/L TCCA分别作用24h、48 h,其对NO2^-N的消除率分别为9.50%和19.05%,同时进行了生产性防治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正确合理地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中华鳖红底板病病原鉴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患红底板症的中华鳖幼鳖的血、心、肝、脾、肠等组织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从中华鳖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ae)。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中华鳖都有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复达欣高敏,对呋喃妥因中敏,对其他18种药物耐药;该株格氏乳球菌对复达欣、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头孢唑啉等5种高敏,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西丁等3种中敏,而其他13种药物耐药。[结论]从中华鳖幼鳖中分离的2株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36.
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和主要症状,并从机体分子机制、疫苗研究、防控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病害防控方向可从疫苗和中草药制剂等方面着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绿色渔药或疫苗。  相似文献   
37.
水生动物的弧菌病及其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发现的主要致病弧菌及其致病机理。从黏附作用、脂多糖、溶血素、外膜蛋白和胞外蛋白酶等方面阐述了弧菌的致病机理及其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以哈维氏弧菌GYC1108-1细菌颗粒性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5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一株针对GYC1108-1脂多糖(LPS)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命名为2 F 9.该株单抗细胞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1 600,腹水效价为6.4×104,交叉反应结果表明2 F 9除了与测试的多株哈维氏弧菌发生免疫识别外,还与溶藻弧菌、麦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代表株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但不与拟态弧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代表株等发生交叉反应.用温和高碘酸氧化法对LPS处理后,GYC1108-1的LPS与2 F 9的反应部分减弱,免疫印迹结果表明2 F 9识别LPS的类脂A抗原.用抑制ELISA法半定量检测GYC1108-1培养上清的LPS,测得培养48 h LPS释放量不超过39μg/mL,大大低于使鱼类致死所需的LPS的剂量.  相似文献   
39.
胞外蛋白酶(ECPase)是哈维氏弧菌GYC1108-1胞外产物的主要致病因子,经鉴定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分子量约55kD,能够分解脱脂奶中的酪蛋白,命名为1108-ECPase。本实验建立了胞外蛋白酶活性平板法检测1108-ECPase和YZ-ECPase的相对酶活(YZ为由本实验室构建的能够分泌目的蛋白酶的重组菌),并利用这个方法确定了细菌分泌ECPase达最高峰的培养时间为36h,粗提ECPase最适的饱和硫酸铵浓度为70%。GYC1108-1和YZ培养上清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凝胶过柱后,得到较为纯化的1108-ECPase和YZ-ECPase。选择白油、蜂胶和弗氏3种不同佐剂与适量抗原混匀,分别免疫3只ICR小鼠,并设不加佐剂免疫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3次免疫后制备小鼠血清,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除空白对照外,其他8组小鼠的免疫血清效价达1∶1.6×104~1∶2.56×105,免疫组的效价从高到低依次为弗氏白油蜂胶不加佐剂,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依次为:弗氏白油蜂胶。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血清在55kD处有明显的反应条带。  相似文献   
40.
林锋  曹铮  钱冬 《河北渔业》2011,(3):48-50
作为农业大国,水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业的兴盛能够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水产标准化的内涵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水产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措施,进一步阐述了水产标准化对我国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