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意大利青霉做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活性追踪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φ(乙醇)=96.8%,溶剂倍数10倍,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在此优化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36.95 mm。各因素对凤仙透骨草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以明胶和京尼平粘合自体颗粒骨修复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双侧前臂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并将切除的骨质磨成颗粒骨,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为6只,A组为空白组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单纯填充明胶、京尼平;C组单纯植入400mg自体颗粒骨;D组填充明胶、京尼平+200mg自体颗粒骨。各组术后2.4、8周时各处死动物兔2只,取材检测,通过观察大体标本、X线片、组织学检查评估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在术后各时期,A、B组骨缺损模型均无骨愈合迹象,形成陈旧性骨缺损。术后C、D组均有良好的骨修复效果,但D组在防止颗粒骨移位流失、骨融合程度、新骨形成量、骨塑形改建方面优于C组。结论明胶、京尼平具有粘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正斑蠖俗称西江魽鱼,是广东江河中的名贵经济鱼类。斑蠖有溯河生殖洄游的习性,会沿着下游逆流而上。斑蠖的生存繁育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天然繁殖率较低,近年来,由于拦河大坝阻挡了斑蠖洄游通道,加上江河污染等诸多因素,导致斑蠖的数量剧减,资源严重衰退,被国家定为"易危"的品种。随着捕捞量的增加,斑蠖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满足市场对斑蠖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通过增养殖的方式开发网箱和池塘养殖。随着  相似文献   
34.
植物提取液对柑桔采后青霉、绿霉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牛津杯管碟法,对40种植物丙酮提取液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试验,分别筛选出11种对指状青霉和10种对意大利青霉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液,其中凤仙透骨草、广藿香、青蒿、乌梅、赤芍、水菖蒲、甘草、羌活8种提取液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都具有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柑桔类果实天然保鲜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采用牛津杯管碟法用56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指状青霉(Penicillum digitatum)和意大利青霉(P.itali-cum)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通过试验,分别筛选出11和12种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液,其中丁香、肉桂、细辛、牡丹、五倍子等5种提取液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两倍稀释法确定了这5种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寻适宜的柑橘天然保鲜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6.
2003年,我市某专业户新办蛋鸡场一批14周龄海塞克斯褐壳蛋鸡(6700羽)发生了以颜面苍白,鸡冠发育不良、消瘦、跛腿、垂翅、腹泻、歪头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7.
针对鲜食莲籽剥壳加工困难、损失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集成式剥壳机构。该机构由多通道仿形凹槽轮、外刃齿板、内外刀盘等结构组成,可实现莲籽单粒排出、姿态调整与环切。仿形凹槽可保护莲籽避免因刀具切割、输送挤压而带来的破损。对剥壳机构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参数计算,确定了影响剥壳性能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仿真分析了齿形结构、刃齿间距、齿间距、剥壳轮转速对莲籽排出、姿态调整的影响;采用ADAMS虚拟样机软件对莲籽在剥壳机构内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根据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完成了样机试制,并在样机上开展试验验证。以产自湖北省洪湖市的含水率大于64.2%的太空莲36号鲜莲籽为试验对象,以齿形、刃齿距、齿间距为影响因素,以剥壳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拟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剥壳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齿形、齿间距、刃齿距,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向心齿、齿间距5 mm、刃齿距82 mm,在此条件下,剥壳率为97%。设计的剥壳机构能够满足乳熟期、蜡熟期莲籽剥壳的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8.
【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 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强度、萌发温度、萌发时间和相对湿度对萌发苦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 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比较萌发前后苦荞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变化,并以 DPPH·自 由基清除率、亚铁还原能力(FRAP)以及 ABTS+ ·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结果】苦荞最优萌发工艺条件为光照强度 7 500 lx、萌发温度 25 ℃、相对湿度 80%、萌发时间 48 h,该条件 下苦荞的黄酮含量为 7.489%、较萌发前提高 5.927 个百分点,其中金丝桃苷、芦丁和 4''-O- 葡萄糖苷牡荆素含 量显著提高;萌发后苦荞的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 54.39%、ABTS+ ·自由基清除率为 52.12%、FRAP 还原能力 为 64.87%,比萌发前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苦荞种子萌发有利于提高其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苦荞 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促进苦荞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39.
“皇后李”是重庆市渝北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和重庆家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李新品种,于2019年7月2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9015)。该品种果大形美,果实心形似桃,果皮青绿色至青黄色,果肉黄绿色,肉厚核小,风味香甜,半离核,耐贮运。平均单果重106.8g,最大果重150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总糖11.62%,含酸量0.61%,糖酸比为19.0,含维生素C1.25mg/100g,可食率97.55%。成熟期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40.
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属于干旱沙区。2010 年,民勤县东坝镇裕民村三社引进森田尼无核葡萄进行试栽,经过4年的观察研究,森田尼无核葡萄在当地温室促成栽培中表现中晚熟、粒大、果肉硬、含糖量高、口感佳、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并通过深沟栽植、有干双臂整形、强化夏季修剪、科学肥水、积极预防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实现了优质丰产栽培的目标,对同类地区森田尼无核葡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