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EM的展望     
一、EM的由来人类曾经拥有这样一个梦想:畜禽养殖场无臭无蝇,不再发生任何疫情;田间果园不再使用化肥农药更加丰产;海水、淡水水质清澄、渔业兴旺。对于地球,大农业不再产生环境污染;对于人类,农产品都是绿色食品;对于子孙,将留下一片美丽富饶的家园。如今,有效微生物群的诞生使这一梦想已经变成现实,它正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接受、应用,它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鲤鲫杂交F_1、高寒鲤、红鲫主要形态学特征:体高/体长比为39.60%、39.45%、41.81%;体厚/体长比为17.22%、18.27%、19.99%;眼径/体长比为5.16%、5.62%、5.79%;体厚/头长比为56.33%、57.22%、66.42%;眼径/头长比为16.90%、17.60%、19.28%。鳞式分别为31(5-6)/6 33、36(6-7)/(6-8)40、26(6-7)/(6-7)29。第一鳃弓左侧腮耙数分别为34.20、21.64、42.93。上述指标除体厚/体长、眼径/体长、体厚/头长、眼径/头长鲤杂交F_1比双亲低以外,其它指标均介于双亲之间。从上述三种鱼同塘饲养生长对照来看,鲤鲫杂交F_1分别比亲本高寒鲤、红鲫生长31.18%、96.60%。我们认为鲤鲫杂交F_1是一个极有前途的新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