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在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调查期间收集的大眼金枪鱼生物学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叉长范围为57~184 cm,优势叉长组为101~110cm和121~130 cm,约占总数的41.7%,平均叉长为119.5 cm;(2)不分性别大眼金枪鱼叉长(FL)与加工后重(DW)的关系可表达为:DW=2.407 6×10-5FL2.931 6,雌雄个体差异不显著(F=0.207,P0.05);(3)调查期间,大眼金枪鱼雄性比例为56.55%,当叉长大于140 cm时,雄性占优势;调查期间,该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繁殖期为10月~翌年4月,繁殖峰期为10月~翌年1月;(4)摄食种类中柔鱼、帆蜥鱼和虾类所占比重较高,分别占36.0%、20.1%和18.0%;各月份摄食等级1~4级分布呈显著性差异(χ2=191.20,P0.01),各叉长组大眼金枪鱼摄食等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χ2=41.08,P0.05)。  相似文献   
22.
万树杰  黄开  杨洋  刘慧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0,44(10):1707-1717
基于2018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调查数据,本研究对该海域南极磷虾集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南极磷虾集群3 224个,反映集群特征的5个参数即深度、长度、厚度、面积及密度分别为(96.00±64.33) m、(218.52±455.66) m、(11.19±13.98) m、(1 894.40±9 345.72) m2和(114.11±159.60) 尾/m3;不同时间段之间集群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但集群深度、长度、厚度及面积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层间集群厚度和面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集群深度,长度和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极磷虾集群共分为三类,其中第Ⅰ类集群密度最大,为(325.90±221.30) 尾/m3;集群规模最小,为(379.64±433.73) m2;深度最深,为(158.06±67.54) m。第Ⅱ类集群的长度最长,为(1 089.60±1 189.56) m;集群面积为(15 601.25±30 243.33) m2,远大于其他集群。第Ⅲ类集群深度最浅,为(78.91±52.88) m;密度最小,为(48.87±50.33) 尾/m3,但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3.
基于文献计量的渔业声学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洋  朱国平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20,42(4):476-489
  相似文献   
24.
朱国平  杨洋  王芮  童剑锋 《水产学报》2018,42(10):1541-1549
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过于集中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这也使得该海区磷虾资源状况及其生态学特征日益受到关注。南极磷虾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磷虾渔船上Simrad EK80记录的相关声学数据,使用Echoview软件判别声学数据中的磷虾群体,对2016年秋季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的因素。结果显示,3月和4月磷虾群深度基本维持在250 m以浅,虾群最大深度出现在日升时分的频次最高(22.9%),而最浅深度出现在夜间时分的频次最高(36.0%),同时在日升时分,虾群厚度达到最大值;白天磷虾群多集中在较深水层,夜间会上浮到较浅水层。随着月份的推移,磷虾群平均深度总体呈现加深的趋势。光强和海底深度是影响磷虾群深度变化的2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根据2012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水域采集的表层水样本,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水中的铜,铅,锌和铁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铜浓度在0.033-0.121mg/L之间,铅浓度在0.414-1.478 mg/L之间,锌浓度在0.008 -0.083 mg/L之间,铁浓度在0.255-0.454 mg/L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059 mg/L,0.908 mg/L,0.037 mg/L和0.351mg/L。铁与锌含量有着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建立南极半岛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开展南大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介绍美国渔业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总结在完善培训系统、提高有经验观察员的保留率、制定法律规范、完善管理机制、改善数据收集和传输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根据中国金枪鱼渔业观察员项目于2006年2—11月在东太平洋水域作业的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收集的数据,对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seus摄食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个体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较大个体大眼金枪鱼的高,叉长小于140 cm的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4月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较小,5—11月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月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相对较高,5—11月大眼金枪鱼空胃率均低于15%;200~350 m水层中大眼金枪鱼的摄食活动非常活跃。各月份(χ2=227.95,P〈0.0001)和不同叉长组(χ2=364.61,P〈0.0001)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水层(χ2=178.50,P〈0.0001)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8.
随着人工集鱼装置(FAD)在热带大洋海域的广泛使用,金枪鱼围网渔业产量大幅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生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人工集鱼装置对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生物学与生态学产生的影响,从人工集鱼装置下黄鳍金枪鱼的行为方式,生物学与生态学影响,以及全球针对人工集鱼装置的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近30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集鱼装置与黄鳍金枪鱼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人工集鱼装置的大规模使用可能会潜在地影响黄鳍金枪鱼原有的行为规律,但因标志、个体数量和试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人工集鱼装置会影响到黄鳍金枪鱼种群的健康与生长以及摄食习惯;一些新技术和手段(水下声学装置、标志放流、卫星定位等)的发展也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但无法掌握鱼群较长时间内的行为规律,标志放流技术,尤其是档案式标志放流将成为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式,同时应将研究重点从对单个人工集鱼装置的研究提升到对网络式分布的人工集鱼装置上,从而阐明人工集鱼装置是否会对黄鳍金枪鱼的行为产生交互影响,漂流人工集鱼装置的相关研究也应进一步加强;全球针对人工集鱼装置渔法的管理日趋严格,各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和沿海国出台的相关措施也使得人工集鱼装置渔法的前景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9.
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为南极鱼科中数量最多、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次南极鱼种,为了解拉氏南美南极鱼的营养动力学与生态功能,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究了该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从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包括C_(16∶0)、C_(18∶1n9)、C_(20∶5n3)(EPA)和C_(22∶6n3)(DHA),DHA平均含量显著高于EPA(P0.05);多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与体长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7种脂肪酸含量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指示摄食对象营养级高低的DHA/EPA值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其肉食性特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0.
浅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朝阳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2020、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事前告知、事中跟踪、事后监管的要求.结合北京市朝阳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初步形成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促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