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100%和50%聚合草作为青饲料喂猪6个月后,在血液生化值上表现出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随喂饲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病理变化上为显现吡咯烷碱中毒的特征,包括肝脏出现巨肝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小球和核内包涵体,以及汇管区间质增生和胆管上皮细胞轻度增生。试验结果还表明,只要适当控制聚合草的喂饲量,作为猪的青饲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前言禽顶辐孢霉病(Dacfylariosis)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一种家禽霉菌性传染病,我国还未见有报告。本病主要侵染幼禽,病变特征为引起脑炎和脑坏死,病禽出现明显的神经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扬州地区高邮湖草滩,每年夏季常有大批水牛在此放牧。一九六九年七月初因连续暴雨,湖水上涨,草滩被淹。吃过淹水后牧草的水牛,大批发生一种以顽固性拉稀和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群发性疾病。发病的有邗江、江都和高邮三个县的二十多个公社的近千头水牛。各地曾用抗菌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以及收敛剂、中药等治疗,均无明显效  相似文献   
14.
恶性卡他热(MCF)是牛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眼鼻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两侧角膜混浊,全身淋巴结肿大,广泛性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血管炎。 MCF有两种类型,一种称“角马来源型”或“非洲型”,此型的发生与牛同角马密功接触有关。另一种称“绵羊相关型”或“欧洲型”,它的发生与牛同绵羊的密切接触有关。这两种类型的MCF在临床上无法区分。角马来源型MCF由一种疱疹病毒所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先后剖检了26例盱眙水牛病的病牛,其中20例是自然发病死亡的,3例是人工接种发病的,3例是牛羊接触感杂的病例.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主要特征为表现全身败血症、出血、水肿和淋巴网状系统器官的坏死.眼观变化病牛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身体内侧的皮肤上常有出血斑点.眼睑肿胀,眼结膜和鼻腔粘膜均见充血潮红,有时有针尖样出血点,眼巩膜上也有出血斑.少数病例眼角膜发生水肿、增厚和变乳白色,浑浊不透明.  相似文献   
16.
鸭的实验性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某地是人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从动物肝病调查,发现当地畜禽(鸭、猪、牛)的肝病也很普遍,而且在鸭子和老母猪均检出原发性肝癌,其中特别是鸭肝癌的检出率极高,例如一次在该地区的两个公社随机取样剖检470只成年鸭,发现肝脏病变极为普遍,检出原发性肝癌11例,占2.4%。而且随着鸭龄的增长,肝癌的检出率更是大幅度增加,四年以上老鸭的肝癌检出率高达15%以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分析鸭肝癌的地区分布与人的肝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  相似文献   
17.
前言猪瘟是我国农村中流行普遍的一种疾病。由于猪瘟临床症状不特殊,又无一定的变态反应和血清反应,可资鉴定,因此它的诊断,颇为疑难。一般现场应用的多为尸体剖检,但猪瘟的病变常因病型和病程缓急的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各家对其评价也不一致。往昔有一部份学者(如 Boynton 等)认为猪瘟病猪的胆囊上皮的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嗜酸性的包涵体,可以作为诊断上的特征。不过此一说法,并没有获得多数学者的普遍承认,因此其诊断  相似文献   
18.
经研究证明近年来在某些肉联厂发现的不明原因的肉用仔鸡肝肿大,是鸡感染次睾吸虫所致。鸡次睾吸虫的主要病变是胆管炎及胆管周围炎、间质性肝炎和肝脏的灶状坏死。  相似文献   
19.
在兽医文献中,有关畜禽间皮细胞瘤的报道很少。据Smith(1966)统计六种家畜(狗、牛、马、猪、羊、猫)的8,159例肿瘤中,共发现间皮细胞瘤23例,占0.28%。其中牛比较多些,在1,371例肿瘤中有19例,占1.3%;狗5,854例中仅有3例,占0.05%;猪167例中有1例,占0.6%;马(464例)、羊(129例)及猫(174例)均未发现间皮细胞瘤。家禽中仅鸡有少数病例报告。鸭的间皮细胞瘤则尚未见到正式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