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构建休闲渔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对浙江省2006年和2016年休闲渔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休闲渔业整体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各地市休闲渔业发展在这十年间差异明显。根据目前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强对渔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进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丰富产品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渔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32.
根据2010年8~10月,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叉长为47.5~166.5 cm,平均叉长为112.7 cm,优势叉长为80.0~90.0 cm和100.0~140.0 cm(75.0%);体重为2.0~72.0 kg,平均体重为26.5 kg,优势体重为5~10 kg和15~40 kg(68.6%),雌、雄个体大小差异明显(ANOVA,P<0.01);2)体重(RW)与叉长(FL)、纯重(DW)的关系分别为RW=1.159×10-5FL3.070和RW=1.118DW+0.684(不分性别);3)雌、雄性比为1∶1.2。各叉长组性比变化显著(χ2=1 093.386,P<0.001),叉长大于140 cm时,雄性个体占优势;4)性腺发育以Ⅱ期为主(50%),初次性成熟叉长为113.4 cm。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中,34.0%的个体发育至Ⅴ期以上,说明调查期间为黄鳍金枪鱼繁殖期;5)空胃率高达51.6%,摄食种类主要为鱼类(67.5%)、头足类(18.0%)和甲壳类(14.5%)。不同叉长组的摄食等级存在显著变化(χ2=400.782,P<0.001)。  相似文献   
33.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8.8mm和4038.7g。为保护黄鮟鱇资源,应限捕体长在500mm以下的个体。  相似文献   
34.
四棱豆是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攀缘作物,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绿色黄金”,是符合当下康养为主题的新型蔬菜产品,具有较好的种植和加工前景,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区均有种植。本文总结和介绍了适合广东省的四棱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广东省的四棱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随着兰溪工业及养殖业重心的转移,农村中的工厂、养殖场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兰溪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损害,因环境破坏和污染造成的农民致病、致贫的现象日益增多,制约了兰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2001年 1月 18日 , 当人们在为迎接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购置年货准备过节的时候 , 一个“编外”电建工作者 , 为电力事业鞠躬尽瘁的江苏省阜宁县施庄镇孙桥村党支部书记袁士万 , 突患脑溢血医治无效 , 不幸去世 , 年仅 48岁 . 噩耗传遍全村 , 传到阜宁正在进行农网建设改造的施工工地上 , 人们噙着悲痛的泪水追忆着他支持电建工作的往事 . 1993年 1月 , 经民主选举 , 袁士万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 上任伊始 , 作为一个拥有 450多户农家、 2 100多人口的大村 , 想办好一件实事又谈何容易 . 就全村生活用电一事 , 仅靠一台 30 kV@ A变压器 , 因容量不足 , 造成电压偏低 , 村民们为粮食、饲料加工常年跑外村 . 为改变面貌 , 老袁想方设法筹钱 . 他硬着头皮 , 走亲访友 , 东筹西借 15 000元 , 终于换了一台大容量变压器 , 解决了村民们常年积虑的“心病” . 1998年 7月 , 全县农网改造 , 孙桥村先行 . 袁士万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 在一次立杆架线中 , 由于过度劳累 , 他晕倒在地上 , 大伙让他回去休息 , 而他服了几粒降压片后 , 又继续干 . 就这样 , 原计划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 , 半个月时间就竣工了 . 不但为供电部门赶进度赢得了时间 , 而且为村民们节省费用万余元 .  相似文献   
37.
根据2013—2017年1—4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公海渔场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和作业渔场内54、96、193 m的水温等环境数据,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表征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适宜性情况,以HSI≥0.6的海域范围占比表示适宜栖息地的变化,探究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温度的关系,评估南极海冰变动引起的渔场内海水降温效应对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不同水层温度和阿根廷滑柔鱼HSI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水温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海冰高的年份栖息地适宜性要高于海冰低的年份。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不同水层水温降低0.1、0.3、0.5和1.0 ℃的情况下,随着水温的降低,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发生明显变动:当水温降低不超过0.5 ℃时,整个海域适宜栖息地面积略微上升;而水温降低1.0 ℃时,适宜栖息地急剧减少。不同海域内适宜栖息地变化具有差异,适宜栖息地整体向阿根廷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EEZ)线内移动,且EEZ内的适宜栖息地占比显著升高,公海范围适宜栖息地变化较小,而福克兰群岛EEZ内适宜栖息地占比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内垂直水温降低幅度较高时,可能导致其向阿根廷近海移动,而福克兰群岛EEZ内的栖息地将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帆张网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作者于2018年10月在大沙渔场用传统选择性试验方法(套网法)对5种不同网目尺寸(35mm、45mm、55mm、60mm、65mm)网囊进行了选择性对比试验,应用Logistic选择性模型对带鱼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测量带鱼4265尾,肛长范围76~305mm,平均肛长167±43mm;(2)网目尺寸为35mm时,带鱼基本无逃逸行为;网目尺寸为65mm时,套网和囊网中的带鱼肛长分布基本一致;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45~60mm),网囊中带鱼优势肛长总体上大于套网;(3)网囊网目尺寸为45mm、55mm和60mm时,带鱼L50分别为171.839mm、180.562mm和215.905mm,SR分别为60.402mm、104.861mm和157.292mm,L50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4)带鱼网囊网目尺寸(m)与50%选择体长(L50)的关系为:L50=2.643m+48.491 (R2=0.748);(5)以带鱼最小可捕肛长205mm(浙江省地方标准)计算,即当带鱼50%选择肛长为205mm时,帆张网对带鱼的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应为59.2mm。综合以往研究结果,帆张网最小网目尺寸应为57.47mm。综上分析可知,同时结合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为保护当前带鱼幼鱼资源,目前实施的最小网目尺寸55mm是较为适宜的,能满足保护幼鱼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根据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2006~2007年对其近年研发的金枪鱼延绳钓机系统进行的陆上模拟试验及对广州远洋渔业公司2005~2006年在马尔代夫海域的生产调查资料,对其中的投绳系统(主要由双压轮投绳机、收绳机)及电子视听监控系统(辅助投绳系统)的投绳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钓机系统海上作业时的总投绳效率比目前国内钓船普遍使用的钓机系统提高12%以上,其中,投绳系统与电子视听监控系统的提高幅度分别为10.10%和1.90%;投绳系统中的双压轮投绳机与遥控/手动止动阀(位于收绳机主滚筒旁)的模拟投绳效率分别比单压轮投绳机与手动止动阀的投绳效率各提高7.69%和1.71%以上。另外,电子视听监控系统与遥控/手动止动阀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金枪鱼延绳钓的起钓效率与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以浙江近海三疣梭子蟹大螯肌肉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对4群体共67个个体的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终得到了控制区3’端的rRNA部分序列(64 bp)、D-loop全序列(1179 bp)及控制区5’端tRNA-Ile部分序列(73 bp)。经DNASP软件分析得知,67个D-loop序列定义了65个单倍型,在65个单倍型中,除去插入/缺失位点,所有单倍型共检测到344个多态位点,主要发生在D-loop序列的中间区域;D-loop序列检测到26个插入或缺失位点,碱基插入主要发生在中央后端区域,以13 bp重复片断插入的形式进行。每个个体含有0~3个连续重复片断。通过对三疣梭子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82~1.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2770~0.0363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31.790~43.304。综合分析,三个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近,都低于仔蟹的遗传多样性,说明经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种质情况,真正实现对三疣梭子蟹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