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温度对金钱鱼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连续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6周对2龄金钱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蛋白磷(SPP)、蛋白钙(SPC)、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 E2,睾酮T)及肝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 (vtg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结束(6周)时,23℃和26℃组卵巢中出现Ⅲ时相卵母细胞,29℃组仅出现Ⅱ时相卵母细胞.除肝体指数(HSI)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外,其他检测指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中温度对血清中T水平无显著影响;3周时,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及血清中E2水平略高于29℃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6周时,两组GSI及血清中E2水平显著大于29℃组(P<0.05);实验期间23℃和26℃组血清中SPP含量显著高于29℃组(P<0.05),而血清SPC含量仅23℃组显著高于29℃组(P<0.05).此外,实验中vtg基因在卵巢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肝的表达量(P<0.05);肝中vtg表达量与GSI及血清中E2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实验期间卵巢中仅26℃组vtg表达量显著高于29℃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钱鱼卵巢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6℃,在此温度范围内vtg在肝中的表达量与血清E2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2.
套袋对反季柠檬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套袋对柠檬内在品质的影响,选用生产上常用的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对尤力克柠檬进行套袋处理,不套袋为对照.结果表明:套袋处理的反季柠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单果重量、果皮厚度增加幅度大干不套袋柠檬,在花后120~150 d,套袋与不套袋柠檬横径均可达5cm以上;不套袋的反季柠檬出汁率、果汁中维生素C、总酸、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63.
火龙果加工综合利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火龙果花、果皮、果肉及种仁各部位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对火龙果进行精深加工利用、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建议,旨在为火龙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5.
以瑞丽地区种植的水晶蜜柚、琯溪蜜柚、西柚、红玉香柚 4 个品种的柚子为试材,研究了 4 个品种柚子果实品质在品种间及果蒂部、赤道部、果脐部、全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西柚单果重最小,为椭圆形,与其他 3 个品种单果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 3 个品种单果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为长圆形。琯溪蜜柚皮重占单果百分率最低,可食率最高;水晶蜜柚皮重占果重百分率最高;而红玉香柚可食率最低,且果实的种子数最多,每个果实种子数平均有 108 粒。每一个品种果实不同部位间的皮重占单果百分率均差异显著(p≤0.05),全果的皮重占果重百分率及可食率均与果脐部接近。琯溪蜜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最高,西柚最低;水晶蜜柚可滴定酸(TA)最低,西柚最高;水晶蜜柚的固酸比(TSS/TA)最高,西柚最低;水晶蜜柚的维生素 C含量最低,其他 3 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水晶蜜柚和琯溪蜜柚全果 TSS、TA、TSS/TA 和维生素 C 含量均与果脐部接近,而西柚和红玉香柚各个部位 TSS、TA、TSS/TA 和维生素 C 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品质方面,综合 9 个指标检测结果,水晶蜜柚的风味分数和综合满意度最高。综上所述,水晶蜜柚果实酸甜度适中、果实肉嫩、风味较好,是瑞丽当地最受欢迎的品种,但单果不同部位间品质差异较大,需要不断改良提高单果品质的均一度;西柚较酸,但单果间品质差异较小,且汁多、化渣性最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6.
云南冰糖橙果实矿质营养与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玉溪5个高产冰糖橙果园、5个中低产果园、5个幼龄果园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量冰糖橙果园果实N、K、Ca、Mg、Zn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高产果园果实Ca、Mg、Zn元素含量较高,与中低产果园、幼龄果园存在显著性差异;幼龄果园N、K含量较高,与高产、中低产果园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产果园果实大小适中、内部品质最佳。冰糖橙果实N、P、K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Ca和Zn含量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N含量与单果重、纵横径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可食率与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和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产上需要重视补充Ca、Mg、Zn肥,控制N、P、K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67.
概述柠檬营养与功能利用价值,以及在云南干湿热"三江并流"区域与次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并从市场前景、发展基础、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瓶颈与发展情景的角度,阐明在云南发展柠檬产业的优势及潜力。  相似文献   
68.
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海区异养菌、弧菌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优势菌群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平板稀释法对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进行了周年检测;对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对代表性月份样品优势菌中的弧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流沙湾海区的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8.8×103~9.60×105cfu/mL和1.0×103~2.45×104cfu/mL,其中异养菌数量高峰出现在6月,弧菌数量高峰出现在12月,异养菌、弧菌数量与水温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流沙湾海区优势菌群中存在着溶藻弧菌等多种致病性弧菌。  相似文献   
69.
拟指环虫病是严重危害养殖鳗鲡(Anguilla sp.)的寄生虫病,为了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免疫防治方法,对鳗鲡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的结构蛋白及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以鳗鲡拟指环虫全虫蛋白为抗原,制备了鼠和鳗鲡抗拟指环虫免疫血清,ELISA检测效价分别为1∶51 200和1∶3 200。SDS-PAGE分析表明,虫体含有16 kD、21 kD、29 kD、37 kD、43.5 kD6、8 kD和110 kD等主要结构蛋白,其中29 kD的多肽为高丰度蛋白;Western blot证实免疫鳗和康复鳗血清均能识别25 kD、43.5 kD6、2 kD、81 kD等虫体蛋白。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显示,个别虫体在头部、尾部有明显的荧光染色,大多数虫体中部两侧,特别是卵黄腺丰富区域,呈较强的荧光染色。  相似文献   
70.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8个分泌抗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黏膜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对这些单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株单抗中IgM有2株,IgG,和IgG2。各有3株;所有单抗均与欧洲鳗黏膜免疫球蛋白呈ELISA反应阳性,腹水抗体滴度为在10^4~10^6之间。进一步实验证实,这些单抗与供试的10种水产动物常见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其中3株单抗与欧洲鳗血清IgM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4株单抗与黏膜免疫球蛋白有交叉反应,其中2株单抗交叉反应较弱。以上结果提示,欧洲鳗黏膜免疫球蛋白和血清IgM之间既有各自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又有共同抗原位点,证实欧洲鳗黏膜抗体在抗原性方面有别于血清IgM。成功制备的这8株单抗可用于鳗黏膜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其结构和功能分析,为欧洲鳗黏膜免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工具。[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511-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