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发病及临床症状:本农场十一分场的某猪场,饲养大小猪只154头。1988年3月24日注射猪链球菌苗后,陆续引起猪群发病,到4月5日止15天内先后发病28头,其中未断奶仔猪14头,肥猪14头,发病率18.1%。经抢救治愈22头,死亡6头,治愈率78.6%。病猪食欲减少,精神萎顿,继之  相似文献   
82.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相似文献   
83.
自澳大利亚引进淡水黑鲷10000尾。进行试养。报道了淡水黑鲷的各方面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越冬保种、成鱼养殖、疾病防治等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84.
猪粪发酵条件优化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_9(3~4)正交设计试验表明,影响猪粪发酵后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菌源(B)、其次是温度(A),氮素(C)和硫素(D)的作用较小。以A_2B_3C_1D_2处理组合进行猪粪发酵,其蛋白质的相对增长率达18.92%,并具有简便易行、生产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对4种鳢属(Channa)鱼类共108个个体的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经比对校正得到572bp(C.striata)和573bp(C.argus,C.maculata,C.asiatica)的基因片段,共检测到10个单倍型,4种鳢所有单倍型之间共存在1个插入/缺失;此外有63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60个,序列表现出明显的A偏倚;多态位点比例为11.2%;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4。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介于0.021[乌鳢(C.argus)与斑鳢(C.maculata)之间]到0.079[乌鳢(C.argus)与线鳢(C.striata)之间、斑鳢(C.maculata)与线鳢(C.striata)之间]。以非洲真副鳢(Parachanna insignis)为外群构建的NJ树和ML树中,线鳢位于进化树的基部,表明线鳢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种;进化树显示乌鳢和斑鳢亲缘关系最近,表明2个种分化较晚。  相似文献   
86.
泰山螭霖鱼是泰山地区特有的小型珍稀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泰山地区的开发及人类活动影响,泰山螭霖鱼野生资源量曾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笔者回顾了为保护这一珍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各级政府颁布的各项保护政策和实施的多种保护措施,以及各级科研机构为泰山螭霖鱼保护和开发进行的多项研究,同时当地企业、养殖户和社会群体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通过分析总结这些保护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笔者认为泰山螭霖鱼这种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各级科研机构、养殖单位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保护与开发并举的保护模式在实施多年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泰山螭霖鱼种质资源量恢复明显,并在营养、保健、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成功开发利用.其保护模式对其他珍稀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增殖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东平湖生态渔业模式及环境效应,采用陆基网围实验方法,分别设置4个鲢鳙、3个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研究不投喂网围综合养殖系统鲢鳙蟹生长、沉积物碳氮磷(STC、STN、STP)积累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鲢鳙、河蟹最佳生长密度分别为0.35 ind/m2、0.30 ind/m2。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数量和产量显著上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成活率、数量和产量略有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河蟹平均体重、数量和产量与鲢鳙、河蟹放养密度均无明显关系,成活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显著降低,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2)与生产实践相比,实验E1组收获河蟹成活率提高60.7%、产量提高47.1%、体重降低9.22%,H2组收获鲢鳙成活率、产量、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6.4%、51.8%、8.3%,饵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3)系统STC、STN、STP净化平均值分别为(12.02±7.43) mg/g、(0.76±0.42) mg/g、(0.25±0.10) mg/g, ...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盐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淡水、3、6、9、12的盐度梯度下养殖体长为(6.24±0.39) cm、体质量为(5.42±0.58) g的大口黑鲈幼鱼49 d,统计其存活、生长及摄食情况,测定各盐度下大口黑鲈幼鱼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和大口黑鲈幼鱼肝脏、肾脏、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显示:(1)各盐度组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均为100%;体长、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随盐度的升高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饵料系数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2)盐度对大口黑鲈幼鱼水分、粗蛋白和灰分的影响不显著;粗脂肪含量差异明显,且盐度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随着盐度的升高,肌肉中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3)肝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肾脏中SOD活性随盐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盐度12组幼鱼肝脏中的CAT显著高于其他盐度组,肾脏和鳃组织中CAT活性很低。大口黑鲈在盐度12以下的水环境中可以存活生长,在盐度6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