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8篇
  21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温胁迫对岷江百合幼苗耐热指数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岷江百合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以离体扩繁的岷江百合幼苗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不同高温(37℃/30℃、42℃/37℃)和不同时间(0、4、8、16、32、48 h)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其耐热指数和有关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的耐热指数不断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增加;42℃胁迫32 h后,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66倍、1.77倍和9.78倍.但胁迫48 h后,指标显著下降,这说明,42℃间断胁迫48 h对植株产生了不可逆的的热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性腺性状和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在海胆选育工作中提高性腺性状,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海胆各生长性状及性腺颜色进行相关分析。选用28个虾夷马粪海胆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对虾夷马粪海胆自交F1代家系群体的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8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857 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0.827 0个; 观测杂合度平均值0.515 0,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530 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2 6,卡方检验显示其中有9个位点发生了偏离(P<0.01)。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连锁显著性检验,发现与壳高、体重和体积显著相关(P<0.05)的微卫星标记各1个,分别为TS131、TS38和TS105;与海胆颜色L*值(暗-亮)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分别为4个 (TS38、TS85、TS105、TS108)和1个(TS41);与海胆颜色a*值(绿-红)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各1个(TS101 TS41);与海胆颜色b*值(蓝-黄)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3个(TS41、TS114和TS128);与海胆口器重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各1个(TS114和TS46)。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虾夷马粪海胆的相关性状进一步QTL定位提供参考数据,并为虾夷马粪海胆的养殖和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3.
通过盆栽盆栽试验,研究了江苏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即水稻土和潮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总体上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在两种土壤类型下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和对照相比,两种土壤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8.31和9.49倍,Cd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5.4和10.04倍。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的Pb和Cd比潮土中的更易被植物富集。水稻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含量是潮土中的2.54倍,Cd含量则是潮土中的1.92倍。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的种植小白菜的水稻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36.54 mg?kg-1和0.30 mg?kg-1,低于或等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潮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 110.21 mg?kg-1 和1.09 mg?kg-1,均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雏鸵鸟卵巢组织结构的形态学特点,采用解剖学及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对90d非洲雏鸵鸟卵巢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雏鸵鸟卵巢内主要由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组成,未出现成熟卵泡,各级卵泡卵母细胞的胞核大多为圆形,内有异染色质颗粒,核孔较明显,卵母细胞的胞质内有卵黄颗粒,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中心粒等细胞器;次级卵泡有一些特殊的超微结构,皮质颗粒出现在次级卵泡的卵母细胞内,并且主要位于靠近核周的胞质内,次级卵泡的卵黄膜较明显,并且形成放射带.另外,雏鸵鸟卵巢内网、连接网和外网上皮细胞的嗜碱性依次增强.结果提示,雏鸵鸟卵巢内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的胞质内细胞器比初级卵泡的更丰富,尤其是具管状嵴的线粒体数量较多.雏鸵鸟卵巢内有卵巢网存在.  相似文献   
85.
分别介绍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以及其在岗位竞聘中应用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岗位竞聘中如何建立“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该模型的运用能有效规避传统竞聘方式存在的弊端,保证公平性、精确性等问题,现代管理软件的应用也能大大简化岗位竞聘过程中模型的计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6.
长期不同施肥对塿土氮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研究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长期施用对塿土碱解氮以及NO-3-N的分布、累积和阶段性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化肥和两者混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尤其对耕层土壤影响较为显著;有机肥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增加效果较为明显,而化肥则易提高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机肥会减缓土壤剖面深层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有效控制硝态氮向下淋溶;整个剖面中同年秋季土壤的氮含量>夏季土壤。所有处理中,施用低量有机肥或者其配施低量化肥(M150t·hm-2、N150kg·hm-2、P60kg·hm-2)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既提高土壤肥力又缓解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和淋失。  相似文献   
87.
88.
镉和铅在2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我国2种典型土壤对镉和铅的吸附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力学参数△G°、△H°和△S°解释土壤镉和铅的吸附机理,并对镉和铅在复合共存情况下的吸附特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镉和铅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镉和铅的吸附分别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壤土对镉和铅的最大吸附量和最大缓冲容量均大于红壤的.镉和铅复合共存时,2种重金属的吸附均受到抑制;温度升高时,镉和铅对彼此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吉布斯自由能变△G°为负值表明镉和铅吸附反应为自发反应;△H°为正值衰明土壤对镉和铅的吸附为吸热反应.单一存在时,镉在填土和红壤中的主要作用力分别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而铅在壤土和红壤中的主要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复合共存时,镉和铅的主要作用力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9.
翻飞鸽飞行时空中进行翻转的遗传特征,生物学家将其翻转机理解释为求偶展示,或者为逃避天敌,诸论点至今各执一词。新疆具有诸多家鸽品种与传统驯养方法,其中新疆翻飞鸽为中国翻飞鸽重要基因库。经过长期驯养,新疆翻飞鸽表现出卓越翻转技能、独特形态构造和俊丽外貌。相对国外翻飞鸽研究历史与成果,新疆翻飞鸽研究成果稀少。新疆翻飞鸽种质与传统驯养方法为翻飞鸽种质起源、扩散及其翻转机制的认识和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物种变异提供科学素材,为新疆翻飞鸽种质保护与传统驯养方法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探讨不同季节对报春苣苔属植物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为其今后组培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17种报春苣台属植物的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季节对移栽成活的影响,分析不同物种间在同一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以及同一物种在4个不同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大部分种类在春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三苞报春苣苔和粗茎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100.0%、51.3%;适宜春季移栽的种类是:贵港报春苣苔、硬叶报春苣苔、永福报春苣苔、紫花报春苣苔、三苞报春苣苔、阳朔小花苣苔、褐纹报春苣苔、柳江报春苣苔、尖萼报春苣苔、大根报春苣苔。17个种类在夏季移栽具有较低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大根报春苣苔和漓江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68.7%、15.3%。在17个种类中,超过一半的种类在秋季、冬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秋季移栽成活率最高为桂海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均为100.0%,成活率最低为褐纹报春苣苔,为20.0%;适宜秋季移栽的种类是:桂海报春苣苔、粗茎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冬季移栽以冬花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高,为100.0%,永福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低,为32.7%;适宜冬季移栽的种类是:桂中报春苣苔、紫萼报春苣苔、冬花报春苣苔、漓江报春苣苔。17个种类的移栽季节以春季的最好,夏季最差,秋季和冬季介于春季和夏季之间。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移栽成活率不同,不同种类其适宜移栽的季节不同,应根据季节移栽合适的种类以保证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