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39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71.
叶志成    朱青  廖凯华  李恒鹏  赖晓明  李保杰  刘亚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4):53-60,68
[目的]出于对天目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需要,揭示施肥对茶叶品质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机制,遴选流域内茶园最佳施肥模式,进而为天目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长期定位试验,考虑了两种施肥方式(传统复合肥CF和优化缓释肥OF),并设置了CF/OF1(214.73,74.26 kg/hm2),CF/OF2(245.40,84.86 kg/hm2),CF/OF3(306.75,106.08 kg/hm2)和CF/OF4(368.10,127.30 kg/hm2)4个氮磷施用水平,以探讨其对天目湖茶园土壤氮磷淋失浓度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同等施肥水平下,相较于CF处理,基于OF的茶园土壤溶解性总氮、硝态氮、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盐淋失浓度分别减少40.22%~82.31%,44.86%~62.39%,26.67%~96.36%和20.00%~97.29%;不同施肥水平和方式对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很小(变化范...  相似文献   
72.
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红壤有机质高光谱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因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但在土壤高光谱遥感领域研究较少。为探究其在小样本数据集下,通过高光谱数据估算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SOM)的可行性,以江西省奉新县北部为研究区,248个红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深度学习方法 CNN、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在不同光谱预处理下的建模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5种各具特点的CNN结构模型,以探讨不同网络结构的建模效果,包括最早提出的LeNet-5、具有大卷积核的AlexNet-8、采用小卷积核的VGGNet-7、含有Inception结构的GoogLeNet-7以及使用残差学习的ResNet-13。此外,还探讨了VGGNet模型在5种不同网络深度下的模型效果。结果表明:在使用原始光谱的情况下,CNN模型依然能够取得较好的建模效果(相对分析误差2.5);浅层CNN结构优于深层建模效果,超参数较小的卷积核、步长和池化范围有助于提取更多的特征数量,提高建模精度;VGGNet-7网络结构在所有模型中表现最为突出,在训练集上决定系数为0.895,均方根误差为4.145 g/kg,相对分析误差为3.447,在验证集上决定系数为0.901,均方根误差为4.647 g/kg,相对分析误差为3.291,具有极好的模型估测能力;680、1 360、1 390、1 920、2 310 nm及其附近是VGGNet-7建模过程中所提取的SOM重要特征波长。因此,CNN能够简化光谱预处理过程,在土壤高光谱遥感小样本建模中具备可行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VGGNet-7可以应用于红壤地区通过高光谱数据快速、准确的估算SOM含量。  相似文献   
73.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母猪的生产力对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养猪业以及猪繁殖障碍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困扰现代规模化养殖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许多集约化养猪场均存在本病,繁殖母猪发病率达20%以上,多发于配种  相似文献   
74.
朱青 《河南农业》2013,(8):61+64-61,64
在芭蕾训练体系中,battement tendu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舞蹈语汇,芭蕾中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它。了解battement tend。的基本训练要求及其在芭蕾训练体系中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从做法、动作要求和训练目的对battement tend。在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5.
紫云英果园种植的景观效应及养分积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挥紫云英在生态农业领域的观赏与绿肥应用价值,进行不同播种量(T1,2 kg/667m2;T2,3 kg/667m2;T3,4 kg/667m2)田间试验,研究其景观化效应及其养分积累效果,探究其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T1处理的紫云英花数多、花序直径大、单朵花及单位花面积大,表现出花朵大,花序层次丰富,花色鲜艳漂亮,景观化效应最佳;T2处理的植株养分含量相对较高,植株全氮、有机碳含量以及固碳量最高,分别为445g/kg、2.68%和253.63g/m2;T3处理下地上部的钾、碳养分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钾、碳养分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4.70 kg/hm2、313.35 kg/hm2、4.70 kg/hm2、0.78 kg/hm2、7.22 kg/hm2和1 257.23 kg/hm2。偏重景观观赏时,T1处理最佳;偏植物养分效益同时兼顾景观观赏时,T2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76.
为了促进贵州观光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对传统绿肥贵州山地景观化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贵州主要种植的传统绿肥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山黧豆(Lathyrus cicera L.)、油葵(Oil-sunflower)、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O.E. Schulz]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朵视觉特性等景观效益,以及各绿肥作物的生长特性及养分效益。二月兰的开花时间最早,随后是肥田萝卜、山黧豆、紫云英,接着是光叶苕子、箭筈豌豆,而油葵是夏季绿肥,初花期为6月中旬,花穗期17~43 d,花期长短表现依次为二月兰>肥田萝卜>油葵>光叶苕子>紫云英>山黧豆>箭筈豌豆。花朵分布高度为油葵150~200 cm、肥田萝卜75~95 cm、二月兰与光叶苕子及箭筈豌豆25~50 cm、紫云英和山黧豆15~25 cm。单株花朵数光叶苕子最多。单朵花面积油葵最大。单株花面积光叶苕子最大。结合观光与保育目标,可利用绿肥作物打造2—3月间的二月兰蓝紫色花海,3—4月间的紫云英紫红色花海、肥田萝卜白色花海,4月间的光叶苕子紫色花海,6—7月间的油葵黄色花海,以丰富贵州观光休闲农业的观光色调,延长观光时间,实现观光品牌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相似文献   
78.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研599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氮肥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给氮肥用量范围内,施氮能提高油莱的产量以及植株养分吸收量和经济效益;适宜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N的农学效益.认为:在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上施用N18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20 kg/hm2,硼肥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9.
针对北京地区主要快菜品种,利用PDA培养基培养自然干种子、无菌水洗涤处理的种子和1%NaClO处理的种子,开展带菌情况检测,并通过观察显微形态对优势菌群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0个快菜品种干种子总体携带的主要菌群依次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镰刀属(Fusarium spp.)真菌;无菌水洗涤后的种子及悬浮液中的优势菌群依次为链格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真菌;1%NaClO处理的快菜种子的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真菌。其中,链格孢菌为快菜种传主要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80.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绿肥阻控坡地水土流失,对土壤覆盖度、土壤侵蚀量、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索利用绿肥阻控坡地水土流失规律及技术。结果表明:种植和翻压绿肥能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提高旱坡地覆盖度,与对照组相比,苕子—玉米+菜豆模式在雨季减少地表径流62.6%,减少土壤侵蚀量78.4%,提高旱坡地覆盖度52.1%~66.7%。与对照相比,苕子—玉米处理玉米籽粒增产35.3%,秸秆增产34.1%,苕子—玉米+菜豆处理玉米籽粒增产25.8%,玉米秸秆增产39.7%,同时收获菜豆814.5kg/hm2,菜豆杆1 006.5kg/hm2。种植和翻压绿肥能够在雨量充沛时,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雨量较少时能促进土壤提供作物水分,最终使得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