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高低相差悬殊,既有盆地又有高原,高山峡谷南北纵列,中山低山环绕于盆地四周.盆地丘陵起伏,高原峡谷深切,这种地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分配了境内的水热状况,从而使植被和气候等自然成土因素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垂直地带性变化.本文仅就四川省森林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4.
栽培措施对烟蚜和烟草花叶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Myzus persicae)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同烟草品种、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其中烤烟G140上的烟蚜发生量最多,病毒病发病率亦较高,NC89烟上蚜虫量少,病毒病发病率亦较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降低氮肥使用量可以减轻烟蚜特别是有翅蚜的发生。大田调查及罩笼试验,均表明有翅烟蚜发生量与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349),进一步证明江苏烟区烟蚜是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主要传播者。药剂试验表明,苗期连续用氧化乐果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的危害,并能减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以常规粳稻宁粳7号为材料,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速溶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具有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6.
研究环棱螺与河蚬的摄食率、滤水率及对小球藻的清除率,为其在水体水质调控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环棱螺和河蚬均采集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小球藻购于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试验在18个2L的烧杯内进行,试验期间温度(20.0±1.0)℃,pH 6.5~7.0,试验时间7.5 h。结果显示:环棱螺和河蚬摄食率的峰值分别为10.15、4.40μg/(kg·min),滤水率峰值分别为744.08、647.57 mL/(kg·min),对小球藻的清除率峰值分别为91.31%、 65.38%;除0.5、 2.5 h外,环棱螺摄食率、滤水率及对小球藻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河蚬(P0.05)。环棱螺和河蚬均具有较强的小球藻清除能力,但环棱螺对小球藻的清除能力要高于河蚬,作为贝类控藻方面的生态修复工具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以马尾松毛虫4~5龄幼虫为对象,测定了南京、广州两地试虫在不同季节中对溴氰菊酯和灭幼脲Ⅲ号的敏感性。研究发现,不论是广州还是南京,在一年中该虫越冬代幼虫对杀虫剂均表现敏感,这是化学防治适期。研究中以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和酯酶为指标,分析了敏感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机制,并对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中的化学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调研了椒江区大棚甜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9.
蔺草田追施嘉有有机肥后,土壤肥力提高,性能良好;早期茎蘖增多.中后期伸长快,≥100cm的草茎增多,成草率高,产量增幅10.8%~15.57%,平均14%;草茎梢枯、黄斑病、褐斑病等下降,茎海绵体充实,拉力负重增加,草色翠绿,富有光泽,品质有效改善,实现优质高产。每667m^2用量40kg,宜在2月底~3月上旬追施。  相似文献   
60.
接种3种AM菌对盆栽木薯‘华南205号’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薯类作物菌肥应用的可行性,以木薯作为供试作物进行优势菌肥的筛选,并研究其对菌根感染率和生长的影响。应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3种AM菌种,包括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Gi)、木薯球囊霉G. manihotis (Gm)和疣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tuberculata (At)在单菌接种和混合接种条件下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华南205号’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单菌接种处理中,Gm对木薯有较高的感染频率,菌根的形成对木薯的株高生长及茎的P含量吸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Gi和At处理组对木薯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总体来说,混合接种处理2G和2G+At对木薯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单菌接种,2G处理在生物量累积方面和2G+At处理在菌根感染强度方面表现尤为出色。本实验结果揭示接种AM真菌对木薯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