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一直被认为在大脑中合成。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也能够产生GABA,并通过神经通路、血液循环和免疫等方面调节机体,在焦虑抑郁、内脏疼痛、功能性肠病和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从GABA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途径出发,主要阐述了源于肠道菌群的GABA对机体的调节机制,为GABA、肠道菌群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为木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固体稀释法,检测2株木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茄子菌核病菌、番茄链格孢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尖孢镰刀病菌、枸杞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匍柄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平板透明圈法、Salkowski比色法及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株木霉的生防因子、生长素及溶磷效果;通过辣椒盆栽试验,测定2株木霉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60.00%以上;绿色木霉发酵11 d时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96.78%,但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不高;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枸杞炭疽病菌和番茄链格孢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9.08%、85.33%和68.65%,发酵9 d时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2.08%;2株木霉均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铁载体4种生防因子;绿色木霉发酵9 d时分泌吲哚乙酸(IAA)量为3.389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为67.236μg/mL;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分泌IAA量达11.638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达151.905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棘孢木霉发酵液较绿色木霉发酵液更能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活性.[结论]供试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能力并存在多种生防因子和促植物生长能力,其中棘孢木霉较绿色木霉具有更好的抑菌和促进植物生长及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性酶活性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3.
二列状互生叶序表现为所有三出复叶呈平面状排列,为给栽培大豆(Glycine max)二列状互生叶序的形成机理解析提供参考,促进大豆密植条件下株型研究和分子遗传改良,本研究利用大豆品种中品661经EMS诱变获得的二列状互生叶序新种质皖中黄601与中黄13配置杂交组合,调查F5植株株型,利用F5交互互生性状和二列状互生性状分别构建混池,采用BSA-seq方法进行基因定位,并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BSA-seq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效率为94.30%,平均覆盖深度为38.01×.SNP-index和Indel-index方法关联分析,在14和15号染色体定位到4个候选区域,区段内共包含216个基因,GO分析表明其中4个基因响应细胞分裂素,4个基因响应乙烯,1个基因响应赤霉素,8个基因响应生长素.不同类型二列状互生叶序顶端分生组织和叶节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低于交互互生叶序,与交互互生大豆不同的是,二列状互生大豆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明显低于叶节部位,说明细胞分裂素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二列状互生叶序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琯溪蜜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p H值5.6为对照,采用p H 2.5和p H 4.5模拟酸雨对1 a(年)生‘琯溪蜜柚’进行胁迫,研究酸雨对蜜柚叶片氧化伤害、抗氧化酶系统、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p H 2.5和p H 4.5模拟酸雨胁迫处理3个月,没有造成叶片可见伤害,叶片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但p H 2.5模拟酸雨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叶肉中栅栏组织发育;p H 2.5模拟酸雨胁迫处理1 d后,叶片SOD和CAT活性的升高减少O2-和H2O2的积累,降低过氧化伤害,p H 2.5模拟酸雨胁迫处理3 d之后引起叶片膜脂过氧化;p H 4.5模拟酸雨胁迫处理6 d后虽然3种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但不足以清除酸雨胁迫引起的活性氧,引起膜脂过氧化;模拟酸雨胁迫处理初期,2种处理均显著抑制光合速率,酸雨处理90 d后,p H 2.5酸雨显著抑制‘琯溪蜜柚’叶片光合速率,推测是由于氧化胁迫、栅栏组织发育等非气孔调节因素引起的,p H 4.5酸雨处理下叶片具有较强自我修复能力,其光合速率没有受到显著抑制。【结论】‘琯溪蜜柚’具有较强的酸雨抗性,p H 4.5中度酸雨胁迫对植株生长影响不显著,p H 2.5重度酸雨胁迫显著抑制叶片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极为发育,发达的冲沟网络不但蚕食耕地,还产生大量泥沙,并加剧面蚀的发育发展,加速土地退化进程.在干热河谷开展冲沟侵蚀研究对于该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江河泥沙的控制意义深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形态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具有“沟壁陡立、沟谷深壑、活跃沟头常呈上凸下凹状”等形态特征;2)岩层结构、气候降雨、土壤属性是导致该区冲沟发育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干热河谷冲沟侵蚀研究重点应集中于冲沟形态监测方法、冲沟发育过程及机制、冲沟产沙效应及人类活动对冲沟发育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炎症介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LPS滴鼻建立小鼠ALI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蒲公英剂量(2.5、5.0、10.0 mg/kg)组和地塞米松(0.5 mg/kg)组。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检测肺泡支气管灌洗液中INF-γ、NO、PGE2含量。[结果]蒲公英水提物可增强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SOD的释放,降低BALF中炎症介质INF-γ、NO、PGE2的含量。[结论]为蒲公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连黄对沙门氏菌耐药基因aph(3’)-Ⅱa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连黄降低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作用机理。采用竞争性RT—PCR法定量分析了连黄作用前后的沙门氏菌耐药基因aph(3’)-Ⅱ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连黄作用后的沙门氏菌耐药基因aph(3’)-Ⅱa的mRNA表达量降低,进而降低了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8.
亲缘关系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种内斗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源于1、2、3、4尾雌虾的克氏原螯虾仔虾以4种方式混养,每个混养群体共有仔虾24尾,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对幼年螯虾种内斗争影响显著。随着仔虾来源的增多即亲缘关系复杂性的提高,螯虾的存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残虾率、体长变异系数、体长增长率总体上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9.
江苏池塘循环水养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传统的渔业大国,在全国水产品总量中,养殖产量占70%左右,其中内陆水域的淡水养殖占全国水产养殖产量的60%,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中国的池塘养殖从建国初期的农村副业到今天的产业化规模,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实力,  相似文献   
150.
为建立和比较水产品中镉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FAPAS质控样品T07279 QC中镉的含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水产品中镉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两种方法的不确定度分量.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而电感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