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98篇
  72篇
综合类   524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78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松油烯与马来酸酐的环加成反应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松油烯与马来酸酐的D iels-A lder环加成反应和松油烯的异构转化率。使用相对于α-松油烯过量的马来酸酐,在65~70℃、100~105℃和135~140℃时α-松油烯的异构转化率分别为15%、38%和69%。采用异核远距离关联(HMBC)等核磁共振测试手法解析了环加成产物的结构,归属了各原子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82.
正交试验优选南方红豆杉外植体的消毒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r),又名美丽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红豆杉的一个变种.从其中提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具有独特抗癌活性的二萜化合物,对卵巢癌,子宫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然而该树种天然群体数量稀少,种子休眠期较长,生长十分缓慢,加之人为破坏,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红豆杉提取紫杉醇,不仅可以保护野生资源,还能有效提高紫杉醇产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是经常遇到的较难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沂源县织女洞的叶籽银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籽银杏,日本记载为银杏的一个变种,其植物拉丁学名为Ginkgo biloba L.var.epiphylla mak.,在国内分类书籍上较少提到且缺乏生长状况及分布的报道,在国外仅见日本的介绍。 1982年,山东省沂源县织女洞林场董春耀同志发现原织女洞庙址有一株银杏结果异常,曾采集标本送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要求鉴定。1983年10月6日,银杏球果成熟期,我们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第一次调查,1984年4月28日,银杏花期,我们约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王凤才同志进行了第二次调查。所见如下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菌草鹿角灵芝超微粉和普通粉中多糖和三萜类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三萜类含量。结果:相同提取时间下,超微粉多糖和三萜类的溶出量分别比细粉的溶出量提高24%和15.2%,溶出度参数T50和Td检测结果显示,超微粉多糖、三萜类溶出速度也比细粉快,在90 min时超微粉多糖累计溶出量达到95%以上,三萜类在90%以上,而细粉的两项溶出量均仅为约70%。结论:超微粉碎技术有利于菌草鹿角灵芝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85.
葡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兵团葡萄在新疆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鲜食葡萄生态适宜性评价、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鲜食葡萄比较优势分析和成本收益的市场需求分析基础上,开展的兵团鲜食葡萄种植布局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鲜食葡萄优良种植区域集中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与吐哈盆地的农四师、农六师、农八师、农十三师等为鲜食葡萄重点生产地区,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总体相一致,为兵团鲜食葡萄种植布局优化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连5041S系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广占63-4S为母本、天丰B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米质优,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7.
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对6口池塘(A组:试验组,3口池塘;B组:对照组,3口池塘)罗非鱼生长性能、水质影响和养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96 d养殖周期内,鱼-菜共生模式(A组)下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肥满度分别显著提高18.9%、13.3%和37.0%(P<0.05),饲料系数降低10.6%(P<0.05);在水质改良方面,试验组COD、浊度、亚硝酸盐、总氨氮及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与对照组(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池塘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A组浮游植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5).表明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具有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提高养殖池塘浮游生物多样性、改善养殖水质、降低水体污染和增产增值等优点,不失为一种生态健康高效的精准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丁酸钠对新西兰母兔繁殖性能、断奶仔兔生长性能的影响:(1)选取45只胎次、体质量相近的繁殖母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于发情前1周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500 mg/kg丁酸钠(SB-500组)、基础日粮+1000 mg/kg丁酸钠(SB-1000组),同期配种,仔兔35 d断奶,记录初生、断奶时相关数据.结果显示:SB-1000组受胎率、产活仔数最高,分别为93.33%、7.78只;但35 d断奶时,SB-500组死亡率最低,断奶平均个体质量、日增质量最高,其中断奶平均个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仔数比对照组高0.36只,死亡率比对照组、SB-1000组分别低6.08、8.58百分点.(2)选取体质量相近健康断奶仔兔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250 mg/kg丁酸钠(SB-250组)、基础日粮+500 mg/kg丁酸钠(SB-500组)、基础日粮+750 mg/kg丁酸钠(SB-750组)、基础日粮+1000 mg/kg丁酸钠(SB-1000组),基础日粮与母兔一致,试验期21 d,至56日龄,记录体质量、采食量、死亡数,试验末选择体质量相近幼兔屠宰分析盲肠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日粮添加丁酸钠对仔兔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SB-500组和SB-750组显著提高了仔兔56日龄的体质量,2组仔兔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B-1000组显著降低了仔兔日均采食量(P<0.05),比对照组低7.93%.但在料肉比方面,SB-500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降低了21.8%.盲肠数据显示,SB-750组仔兔盲肠的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B-750组盲肠食糜质量、盲肠空质量在各处理组中是最低的.日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能提高母兔的繁殖性能,显著提高断奶仔兔个体质量及日增质量,降低死亡率;添加500、750 mg/kg丁酸钠均能显著提高幼兔的试验末体质量及平均日增质量,但添加500 mg/kg丁酸钠显著降低了料肉比,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9.
为揭示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土壤水分的降雨响应过程的影响,以广西喀斯特地区粉垄耕作和免耕甘蔗种植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定位监测系统对0~10、10~30、30~50 cm土壤含水量及降雨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粉垄耕作的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在0~10、10~30、30~5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5.4%、69.7%、46.2%,差异显著(P<0.05).②两种处理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均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中雨事件下,免耕仅在0~10 cm层土壤水分对降雨有较为明显的响应.在大雨和暴雨下,免耕10~30 cm层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分别滞后于粉垄耕作9 h和3 h,30~50 cm层分别为2 h和5 h.粉垄耕作的土壤含水量与降雨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对降雨有着极为显著的响应过程.③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整体上呈现随土壤深度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中雨、大雨和暴雨事件发生前,粉垄耕作30~5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均低于免耕,而降雨发生后30~50 cm层土壤含水量及变异系数均大于免耕,表明在降雨发生后粉垄耕作的深层土壤水分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综上,粉垄耕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显著提升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及各层次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从而使各层次土壤水分在降雨发生时得以快速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0.
对虾养殖中新生残饵耗氧动态及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估算了由配合饵料和贻贝肉形成残饵后36天时间内的耗氧量,并讨论了其耗氧动态和规律。残饵耗氧量的变化范围为4.09~17.61g/kg·d。残饵耗氧曲线随残饵形成时间的不同而显著变化,且始终呈二次曲线衰减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该二次曲线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由负数逐渐演变为正数,并最终接近于污染虾塘底质的耗氧曲线。配合饵料和贻贝肉的耗氧曲线变化形式相近,但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残饵的耗氧高峰期,估算了残饵在虾塘底质总耗氧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