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通过观察、解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鲥体呈纺锤形,鱼体背部为灰黑色,略带蓝绿色光泽;口端位略偏上口位,脂眼睑发达,鳞片较大,侧线不发达,鳃耙细长而致密,第1外鳃弓鳃耙数为24-31+47-55;鳍式分别为D.3-13-16,P.1-16-17,V.1-8,A.1-2-17-19,C.23;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肠长和肛前体长的3.48倍、4.19倍、6.88倍、2.12倍和1.44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60倍、5.13倍和3.99倍,体高是体宽的2.27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71倍;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长且细,有92-115条;鳔2室,与体腔等长;体长(L)与体质量(W)的幂指数关系为W=0.0096L3.1429(n=47,R2=0.9753),肥满度系数为1.53;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4 sm+44 t,NF=52。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鳜鱼病害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鳜鱼主要以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性病害为主,偶有发生细菌性烂鳃症的报道。但这些病害通过常规抗细菌或杀虫药物可以得到有效治疗。1993年以来鳜鱼病害已经逐渐转变为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或其他为不明原因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暴发性死亡病害,并大都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无法及时防治特点。1993年7月至8月广东中山和新会鳜鱼开始出现急性死亡,1994年9月中山市陆续流行蔓延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7~9月份是鳜鱼发病高峰期,从开始发病至大量死亡仅1星期,死亡数量由每天数尾增加到每天…  相似文献   
13.
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病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 8~ 10月广东沿海网箱养殖的眼斑拟石首鱼 (Sciaenopocellatus)流行一种暴发性传染病 ,经抗菌药或杀虫剂处理均无效。为查明病因 ,取病鱼镜检 ,未发现寄生虫 ,也分离不到细菌。电镜观察 ,可见病鱼的脾脏细胞内有截面为六边形、直径约 15 0nm的病毒颗粒 ,且脾、肝、肾都有一定程度的病变 ;用 2对日本所报道的虹彩病毒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在病鱼的脾脏样品中扩增出 2条大小与所报道的虹彩病毒扩增产物吻合的特征带 ,故初步认定虹彩病毒是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4.
高体革鯻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观察、描述和拍照对高体革鯻(Scorturn barcoo)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进行了研究,以了解高体革鯻仔、稚鱼的发育规律,为规模化苗种培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在水温26.6~29.7℃的培养条件下,高体革鯻初孵仔鱼全长为(2.65±0.19)mm(n=20),其卵黄囊体积为(0.74±0.15)mm3(n=20),油球体积为(0.07±0.17)mm3(n=20).1日龄仔鱼,眼睛有色素沉积,鳃弓显现;2日龄仔鱼,嘴可张开,肠道会蠕动,鳔可见;3曰龄仔鱼,开口摄食,个体发育进入仔鱼后期;20日龄,运动器官发育完全并生出鳞片,个体发育进入稚鱼期;23日龄,稚鱼侧线鳞可见;28日龄,全身披鳞,个体发育进入幼鱼期.对仔稚幼鱼全长和日龄进行回归,其生长模型为TL=-0.0003 D3 0.0339 D2 0.1992 D 3.4288(R2=0.9913).体重与体长的相关式为W=0.0001L2.5059(R2=0.9976).体高与体长的相关式为L=0.0005H3-0.0353H2 1.0125H-4.620(R2=0.99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斑鳢(母本)与乌鳢(父本))共85个个体(其中斑鳢、乌鳢各30个,杂交鳢25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共检出了459个不同的扩增片段,扩增出的多态谱带数350条,多态性比例为76.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1.8条多态条带。乌鳢与斑鳢种群间存在稳定的、可以简单地借以进行群体鉴别的标记条带169条,其中父本(乌鳢)特异性条带78条,72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母本(斑鳢)特异性条带89条,71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杂交鳢另外出现了3条非双亲的条带。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斑鳢与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1,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相近,分别为0.7189和0.7476,斑鳢与乌鳢之间以及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之间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615、0.3300和0.2909,即AMOVA分析显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间,斑鳢与乌鳢能区分成两大类,杂交鳢则分散于斑鳢和乌鳢种群中;在群体间,杂交鳢首先与乌鳢聚类,然后与斑鳢相聚,表明杂交鳢种群总体上更偏向于父本乌鳢。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发生混杂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对杂交鳢进行隔离养殖。本文结果将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的遗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美洲鲥工厂化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引进美洲鲥受精卵,在广东清远阳山进行了美洲鲥的受精卵的孵化、工厂化苗种培育、养殖等技术的研究。在美洲鲥孵化、苗种培育与养殖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美洲鲥受精卵的孵化率达到80%,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85%,养殖成活率达90%,为我国美洲鲥工厂化养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在体色方面,头顶部、体侧及尾鳍基部,斑鳢与乌鳢的体色斑纹差异明显,杂交鳢偏向于斑鳢.在11项可数性状中,三者腹鳍一致,杂交鳢胸鳍超父本偏离,其他可数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平均杂交指数为53.45.对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鳢与乌鳢除胸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针对斑马鱼Danio rerio卵细胞的可诱导消融品系,并了解其卵巢组织在条件诱导下的去除规律和特性,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利用Tol2转座系统建立卵细胞特异表达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NTR)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通过定期采样,连续观察、解剖、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对成熟雌鱼外观及卵巢结构的影响;冰冻切片结合TUNEL检测,了解条件性诱导对卵巢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获得囊胚细胞具特异荧光标记的转基因鱼,并形成稳定遗传品系。经Mtz诱导,该品系成熟雌鱼卵巢结构逐步退化、萎缩,卵母细胞渐渐消融,提示NTR在卵细胞特异表达;检测发现Mtz可导致卵细胞的凋亡,推测卵巢的组织变化为细胞凋亡所致;撤销Mtz胁迫卵巢可再生并恢复生育功能,说明卵巢的消融过程是可逆的。【结论】获得的转基因斑马鱼可通过条件诱导实现卵巢消融与再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盐析法提取3株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的胞外产物(ECPs),并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PSF)细胞分别对ECPs进行细胞毒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ECPs对PSF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细胞病变,且不同ECPs导致细胞可见病变的浓度不同:副溶血弧菌AnGS020501在0.125μg/mL时可致细胞病变,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的致细胞病变浓度为2.0μg/mL,哈维氏弧菌SpGY020601为4.0μg/mL。溶血性和动物毒性研究表明,3种ECPs细胞毒性与溶血性、动物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SF细胞可应用于弧菌ECPs的体外毒性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