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疾病频发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一个问题,而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前提和关键。随着水产病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病原的检测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 oop-medi at ed i sot hermalampl i f i cat i on,LAMP),综述了近年来LAMP方法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2.
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海水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基地对养殖全程池塘水体进行周期性连续采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水温、盐度和溶解氧波动较大,pH值从8.95~9.37下降至7.21~7.27,透明度从38~78 cm 下降至20 cm;COD在养殖前中期即达到较高的水平,在10 mg·L-1左右波动;氨氮和亚硝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养殖后期急剧上升.养殖水体营养状况经历了贫营养-磷限制中度营养-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的变化,活性磷酸盐先于无机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但无机氮在养殖后期积累更加快速.结果表明,水质因子的波动和水体营养的不平衡明显影响对虾的健康生长,养殖过程要加强环境营养调控和微生物调控手段,养殖前期适当提高水体营养水平,养殖中后期强化代谢产物降解转化,减轻富营养化程度,同时要密切监控和及时调控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氮的变化,营造有利于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3.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DietO),通过添加中草药和芽饱杆菌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0.1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11),0.1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12),0.1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13),0.2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21),0.2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22),0.2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23).实验共进行了56 d,对血细胞数目、酚氧化酶活力(PO)、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了测定.芽孢杆菌对血细胞数目产生显著影响,Diet12,Diet13和Diet23组对虾的血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中草药以及交互作用对血清PO产生显著影响(P<0.05),Diet23组获得最高的血清PO活力.芽孢杆菌、中草药及交互作用对溶菌酶影响不显著,但高剂量的芽抱杆菌和中草药有提高对虾溶菌酶活力的趋势,其中Diet13显著高于DietO(P<0.05).中草药、芽孢杆菌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SOD未产生显著影响(P>O.05).Diel23组对虾血清的TAOC最高,除Diet21组外,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能够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其中Diet23组(0.2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4.
在对虾集约化养殖废水排放沟渠中,设置有益菌处理和有益菌+尼罗罗非鱼+细枝江篱繁枝变种混合处理2个废水处理阶段,研究其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降解效果,探讨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沟渠综合生态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有益菌处理和混合处理对总无机磷(TI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7.05%、84.43%,对COD的降解率分别为8.82%、17.65%,对总磷(TP)的降解率分别为77.6%、83.2%,对凯氏氮(KN)的降解率分别为77.05%、84.43%,技术该处理废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5.
以尖吻鲈Lates calarifer(初始体重16.94 g±0.12 g)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对照组、A-E组),A-E组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2%、0.4%、0.8%,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E组尖吻鲈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B组鱼的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改变尖吻鲈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6.
将体长为(3.59±0.26)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按1 800尾.m-3、1 500尾.m-3和1 200尾.m-3的密度分别饲养在注水0.3 m3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容量为0.5 m3)中30 d,检测了基本水质因子、对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酚氧化酶(PO)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抗菌活力(Ua)、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体质量增长和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试验过程中水体理化因子均在适宜范围,各处理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不显著;对虾的PO活力、Ua和AKP活力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SOD活力则反之;对虾的体质量增长、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成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4.8 cm或体质量〈1.2 g)在密度为1 200~1 800尾.m-3时,密度胁迫可明显影响其免疫指标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7.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日益普遍。为使饲料的有效营养成份不易流失,虾池水质不被污染,饲料在水中须有一定耐水性。目前,提高饲料耐水性的方法有二:一是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二是在饲料中添加粘合剂。国外通常使用的对虾饲料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褐藻酸钠、琼胶、动物胶、变性淀粉、活性谷蛋白、树脂类等。国内的对虾饲科粘合剂大多为小型饲料生产工艺之用,饲料成型后含水份高,需经晒干或烘干才能包装。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大规模生产对虾配合饲料工艺流程的粘合剂,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8.
对虾人工配合饲料是以对虾的营养需要为依据,利用各种渔、农副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合,经适当加工工艺制备而成。与天然饵料相比具有营养成份完善、效率高、投饵方便、能集中生产、便于运输和贮藏、不受季节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9.
<正> 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中,国外通常使用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褐藻酸钠、琼脂、动物胶、变性淀粉、活性谷蛋白、树脂类等。国内关于粘合剂的研究应用,亦有报道,但多为小型饲料生产工艺流程之用,饲料成型含水量高,需经晒干或烘干才能包装。而用于大规模  相似文献   
170.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虾塘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利生素-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养殖虾塘水体中各项水质因子的控制,含活菌数为10个,g的菌剂,用量为1kg-0.5kg/hm,经二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对提高虾塘水质DO,调节水中PH值及分解有机物(COD)污染和有毒物质有明显的功效。对照塘DO升高20%以上,COD上升16%,NH-N升高11.3%,NO-N升高828.6%,DIN升高101.3%PON升高485%,总有机氮(TN)升高70.7%:而试验塘COD下降12.9%-21.3%NH-N下降43.3%-75.6%,NO-N下降74.8%-100%,DIN下降70.8-94.8%,PON和TN分别下降75.2%-70.7%:和32.3%-38.3%,说明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是目前水质处理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