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韩俊英  李健  李吉涛  常志强  陈萍  李华 《水产学报》2011,35(8):1130-1138
克隆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该基因由2 250 bp的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长1 959 bp,编码由6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基因两翼分别存在83 bp(5′端)和208 bp(3′端)的非翻译区,将该基因命名为Ec-HSP70。与其它物种HSP70s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与甲壳动物的同源性都在90%以上,表明该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聚类分析表明,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紧密聚为一支,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等。通过荧光定量RT-PCR对该基因在肝胰腺、肌肉的表达分析表明,温度、pH和氨氮胁迫都可以引起该基因的高表达,而且肝胰腺中的高表达时间相对肌肉中出现的较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pH和氨氮胁迫对脊尾白虾HSP70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诱导效果,但胁迫的时间过长则抑制其表达,肝胰腺对胁迫比肌肉较敏感。  相似文献   
72.
选用实验室内人工控制交尾的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及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的条件下,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18℃,有效积温为3828.27℃·h.在15.3-28.1℃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呈双曲线性缩短,而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性加快,但当温度超过30℃时,胚胎无法正常完成发育.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18、20、22、24、26、28℃各实验组开始出现仔虾的时间依次为17、14、11、9、8和8d,各组90%以上幼体变态为仔虾的时间依次为21、18、15、14、11和11d.各实验组在幼体变态过程中存活率都呈明显的阶梯式下降趋势,且28℃组的存活率下降最快,但当存活幼体全部变为仔虾时,各实验组间的存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18℃组仔虾干质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28℃组仔虾干质量最低,但与20、22、24、2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脊尾白虾育苗中,幼体孵化温度不应低于12℃,最高不超过28℃为宜;幼体培育温度,建议控制在22-26℃为最佳.  相似文献   
73.
三道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城镇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合理配置水资源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也是协调区域和行业用水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1和高浓度氨氮(34.87±0.46)mg·L-1中72h,于胁迫后1、3、6、12、24、48、72 h测定血淋巴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含量以及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除低浓度氨氮组外,氨氮胁迫6~24 h,脊尾白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SOD、CAT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胁迫48~72 h上述指标则均被抑制;氨氮胁迫过程中血淋巴GPx活力和GP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胰腺中GPx基因表达在48~72 h有所下降;血淋巴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上述指标在肝胰腺中的活力较血淋巴高。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3~24 h对脊尾白虾SOD和CAT活力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48~72 h则抑制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有增加的趋势;肝胰腺可能是脊尾白虾主要的氨氮代谢中心。  相似文献   
76.
五指山小型猪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长发育调控是一个高度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受多种因素如神经、体液、遗传、营养及环境等的影响。其中,动物神经内分泌生长轴各因子(激素、受体、结合蛋白等)及其基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下丘脑接受体内外的信息,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 thhorm one releasing horm one,GHRH)和生长抑素(som atostatin,SS),调节垂体生长激素(grow thhorm one,GH)的分泌,GH通过与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row th horm one b ind ing protein,GHBP)结合而运输,与靶器官上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 th horm one receptor,GHR)结合,促使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 lin-like grow th factors,IGFs)的产生并进入血液循环,IGFs再通过其结合蛋白(insu lin-likegrow th factor b ind ing protein,IGFBP)转运到全身组织细胞,促使组织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五指山猪(Wuzhishan Pig,WZSP)是一种原产于中国海南省山区的小型猪。五指山猪成年体重仅为35 kg,是正常猪体重的15%~30%,是一种频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五指山猪具有以下特征:体型小,性成熟早,肉质好,耐近交和遗传稳定。为了开发和应用这一珍稀猪种的遗传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对五指山猪进行近交系培育,现在已经获得五指山猪近交系18代(近交系数为0.974),但五指山猪的矮小机理至今不明。为了探讨五指山猪矮小的分子机理,对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从纯种近交16代五指山猪的垂体和肝组织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中猪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序列(登录号分别为X53325,NM214254)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基因开放阅读框长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编码639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运用生物学软件DNAssist 2.2将五指山猪和普通猪的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进行比对发现,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基因的编码区有4个突变:26号位置发生C→T突变,该突变导致缬氨酸代替丙氨酸;65号位置发生G→A突变,该突变导致谷氨酰胺替换精氨酸;114号位置发生T→C突变,252号位置发生A→G突变,但是这两个突变都未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化。五指山猪和普通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比对发现,1143号位置的G→T突变引起天冬氨酸替换谷氨酸;1225号位置的G→T突变导致丝氨酸替换丙氨酸;1666号位置C→G突变导致缬氨酸替换亮氨酸;1739号位置C→G突变导致丙氨酸被甘氨酸所代替;1801号位置G→A突变导致缬氨酸被异亮氨酸代替;1248号位置G→A突变,1287号位置G→A突变和1827号位置G→C突变均为同义突变,未引起相应编码氨基酸的变化。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基因有两处氨基酸替换,这两处替换发生在信号肽区,对成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影响,但是有可能会影响蛋白的运输。五指山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都发生在生长激素受体的胞内结构域,这些突变可能改变生长激素受体的空间构像,从而对生长激素受体的胞内信号转导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信号级联,削弱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77.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receptor,ERR)是一种真核转录因子,与雌激素的效应有密切关系,参与生物体的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和性腺发育等生理过程.为了解ERR基因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脊...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连续3次繁殖过程中卵巢不同发育时期(Ⅰ-Ⅴ期)大颚器、卵巢和肝胰腺中FAMeT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FAMeT基因在鳃、心脏、肌肉、肝胰腺、卵巢、大颚器等组织中均有稳定的表达,其中,在鳃和大颚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卵巢发育周期内,FAMeT基因在大颚器、卵巢、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Ⅰ-Ⅳ期逐渐下降,到Ⅴ期时表达量上调;在每个卵巢发育时期,FAMeT基因在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约为卵巢中表达量的20-30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颚器是合成FAMeT的主要组织,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FAMeT基因主要在卵巢发育前期表达,可以合成大量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促进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79.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50日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采用定向交尾方式构建脊尾白虾5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42个半同胞家系),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各家系盐碱胁迫的存活时间进行方差分析,估计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遗传力为0.18~0.60,其估计值未达到显著水平,属于中等遗传力;50日龄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与体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401和0.127,耐盐碱性状和体重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196和0.033,耐盐碱性状与体长、体重的相关程度较低。本研究表明,选择育种对于脊尾白虾耐盐碱性状的改良具有较大潜力,且以耐盐碱性状为选育指标,不会对脊尾白虾体长和体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药浴给药和药饵给药两种方式下,诺氟沙星(NFLX)在中国对虾养殖环境中的残留、迁移、富集等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NFLX进入中国对虾养殖池塘后,水体中药物浓度迅速下降,两种给药方式下,最高浓度均不超过40μg/L。底泥表现出明显的吸附积累,而且长时间保持吸附残留。在药浴给药方式下,底泥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可达4 375.76μ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