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9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主要可食野生植物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麝是繁衍于我国高原的鹿科麝属动物,雄麝分泌的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化妆品的定香剂,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对马麝及其生存环境采取了比较有效的保护措施,使栖居在本区的马麝形成了我国当前种群与密度最大的群体.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于1990年在该保护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工驯养马麝场,目前存栏马麝已近200头,还在继续扩大. 通过多年的马麝救护和人工驯养,对其食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人工饲养马麝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使马麝的救护与人工驯养更趋合理与科学,1998年春(5月)、秋(10月)两季采集了马麝主要野生植物的可食部分,测定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及钙、磷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与制样于1998年5月和10月分别采集当地马麝主要饲用植物的食用部分(叶或茎、花),称鲜样重后,迅速于室内铺成薄层阴干,再称重.将阴干样粉碎、过40目筛,制备成分析样品.  相似文献   
72.
73.
74.
根据博优141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在江西萍乡及海南的制种实践,从调整播差、花期预测、本田管理、巧施"九二○"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5.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人类最古老的发祥地,以科学发掘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人类——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而享有“天然人类历史博物馆”之誉。全县幅员面积2021.69平方千米,辖7乡3镇74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居住着汉、彝、傈傈、苗、回、傣等21种民族,总人口20.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9万人,占90%。农业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镇的46.5%。全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6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经济作物主要是冬早蔬菜、烤烟、花生、甘蔗、西瓜、反季花卉。  相似文献   
76.
根据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荒漠化地区柠条直播造林技术,包括立地类型、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后管理等措施,可为宁夏荒漠化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美国荷斯坦是世界上最早育成的乳用牛品种之一。它的育成是家畜育种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个品种在全世界奶牛生产上取得如此巨大的影响。一、美国荷斯坦牛发展经历美国荷斯坦奶牛品种,是在19世纪末期从欧洲引进的弗里生品种的基础上,以单一的乳用性状进  相似文献   
78.
氟中毒对家畜是一种危害深广的常见病之一。目前该病遍及30多个国家,在我国有20多个省区。羊的氟中毒症主要表现为跛行,易于发生骨折,氟斑牙,长、短牙。有的病羊牙齿松动、脱落或发生齿槽炎等,因咀嚼障碍,病羊日渐消瘦,严重者无法采食,  相似文献   
79.
针对目前播种机电子监视装置的检测部件普遍采用的红外光电传感器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持续气流吹洗光电传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该种气力除尘式播种机电子监测装置的总体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经实践应用,证实该设计可以解决红外光电传感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半干旱区径流聚集工程技术下人工云杉林木的发育状况及生态环境效应.【方法】在定西市安定区对漏斗式聚流抗种植的云杉×沙棘混交林和燕尾式聚流坑种植的云杉纯林的土壤水分状况、林木发育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在年均降水量480mm的条件下,径流聚集工程有效拦蓄了降水径流,保障了林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云杉×沙棘混交林与云杉纯林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云杉混交林相比,云杉纯林具有较大造林密度和林木蓄积量,具有更高的经营利用价值;而云杉×沙棘混交林具有复层拦蓄,具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效益;在生长期(2005~2014年)年降水量450.9 mm的情况下,云杉纯林与混交林2 m内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6.91%和12.43%,说明云杉纯林土壤水分适宜性高于混交林,具备更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结论】半干旱区漏斗式聚流坑和燕尾式鱼鳞坑径流聚集工程效果显著;在节水工程实施中云杉纯林和云杉×沙棘混效林均表现出了较高适宜性和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