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85篇
  159篇
综合类   809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99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环境与土壤退化及其恢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喀斯特环境是一种脆弱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分布特别集中,是制约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以往虽然已开展了一些喀斯特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在土壤退化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文论述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土壤退化的成因机理,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的恢复途径及其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2.
横断山北部土壤钾素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横断山北部是我国地理环境独特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态恢复与重建对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近40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其林木蓄积量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破碎化,部分野生动植物资源已濒临灭绝,已有研究表明属生态脆弱区。尽管该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四年,但因该区域有关生态环境(包括土壤钾素养分等)的基础研究资料较少,生态重建进度仍很缓慢。  相似文献   
153.
龙健  李娟  汪境仁 《土壤通报》2006,37(2):249-252
本文研究了黔中岩溶丘陵区几种不同士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农林(林草)复合利用模式在土壤粒级组成、孔隙分布、持水性能、有机质和N、P养分、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肥力性状特征,有机无机肥配施、精细管理的灌溉农田次之,而粗放管理的旱坡耕地,土壤肥力性状严重恶化,逐步向石漠化景观演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显著影响土地肥力变化的程度和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基本农田精细管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革)是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区域生态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4.
为探讨在"3414"肥料试验中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的精确度,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SPAD叶绿素仪和酒精-丙酮浸提法对五指毛桃不同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3片叶片的SPAD值,倒1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倒2叶的叶绿素a以及倒3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倒2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倒3叶的叶绿素a影响显著。氮、磷、钾肥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效应依次为N肥P肥K肥。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3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因施肥处理不同而不同。倒1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呈负相关;倒2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3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而与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3414"肥料试验中倒2叶的SPAD值更能准确地预测其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该研究为叶绿素仪在五指毛桃生理实验中正确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五指毛桃在成龄胶园间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基于GIS普通克里格法和概率克里格法分析江西潋水河流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潋水河流域样点间表层(0~30cm)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由1981年的(134 8±89 7)mg/kg降低到2002年的(131 9±97 6)mg/kg,平均降低了2 15%。尽管经过近21年的生态修复,样点间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总体上下降不多,但因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修复工程实施的差异,占流域面积60 6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减少,仅占39 37%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统计表明,1981年速效钾含量水平在50~100mg/kg,100~150mg/kg,150~200mg/kg和>200mg/kg的土壤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0 35%,75 31%,11 78%和2 56%,而2002年则相应为30 75%,49 31%,16 60%和3 31%。该流域土壤速效钾在≤100mg/kg,≤120mg/kg和>150mg/kg含量水平下的几何平均概率分别由1981年的0 453,0 566和0 327变为2002年的0 523,0 611和0 292。从贮量变化上看,21年间潋水河流域内表层土壤速效钾贮量从1981年的2 48×104t变为2002年的2 30×104t,下降了1875 35t。  相似文献   
156.
升高CO2浓度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但关于CO2与NH+4/NO-3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探索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否对NH+4/NO-3配比有较强的依赖关系,本试验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以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研究正常大气CO2浓度(360 μL/L)和倍增CO2浓度(720 μL/L)与不同NH+4/NO-3配比的交互作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提高了低NH+4/NO-3比例处理中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幅度随NH+4/NO-3比例的降低而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最大达55%。在同一CO2浓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均随NH+4/NO-3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说明CO2浓度升高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随NH+4/NO-3比例的降低而提高,但并没有减弱全NH+4-N处理中番茄幼苗的受毒害作用。综上所述,CO2浓度升高能提高植物生产的节水能力和水分生产力;水培条件下,NO-3-N是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氮源,其它NH+4/NO-3比例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仅以NH+4-N作氮源则番茄幼苗很难生长。  相似文献   
157.
独角莲块茎花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 Engl)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为常用中药白附子,具有治疗毒蛇咬伤、瘰疠、跌打损伤之功用。国内文献报道独角莲块茎含β- 谷甾醇,β谷甾醇- D- 葡萄糖甙等。作者利用GC- MS方法对独角莲块茎及花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前者鉴定出7种脂肪酸,后者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块茎为 59.87% ,花为32.43% 。  相似文献   
158.
降水量的变化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动态特征呈现复杂的非线性,使得预测难度较大。为了提高降水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支持向量机的降水量预测方法,对月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参数提取,构造相空间,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代替局域线性模型,使用邻近点训练该局域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在旱涝预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为建立适宜的橡胶园间作模式,探索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胶园间作的最佳密度,笔者研究了在常规和宽窄行胶园中珠芽魔芋种植密度对珠芽魔芋的叶形态指标、叶面球茎数量及植株倒伏率、地下球茎的氮磷钾积累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比常规胶园更适合珠芽魔芋间作;宽窄行胶园、常规胶园的适宜...  相似文献   
160.
苦丁茶对NO2-和·OH清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粗壮女贞苦丁茶[Ligustrum rbutum(Roxb)B lum e]、大叶冬青苦丁茶(IlexlartifoliaThunb)为试材,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冲泡条件下苦丁茶浸出液对NO2-和.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茶样对NO2-的清除作用多随冲泡温度上升或冲泡时间延长而增强;磨碎冲泡的清除效果比直接冲泡好;大叶冬青苦丁茶对NO2-的清除作用优于粗壮女贞苦丁茶。但粗壮女贞苦丁茶对.OH的清除作用较大叶冬青苦丁茶好,直接冲泡对.OH的清除效果略比磨碎冲泡好,较好的冲泡温度在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