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麦巨金微乳剂对小麦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剂后小麦基部节间长度降低,而基部节间单位长度重量增加.抽穗后化控处理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均比对照高,并且在灌浆时差异显著.喷施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拌种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5 mL/10 kg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高16.6%.  相似文献   
52.
人地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土地利用粗放和侵占耕地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现实迫切要求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在我国具特有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3.
李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41-15343
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态系统容量。笔者分析了重庆市各区县生态系统容量,包括生态系统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和各地区生态对外依存度状况,进而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发展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4.
不同投喂方式对鳙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不同投喂方式对鳙形态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传统形态度量法和框架分析法构建了31个反映体型的形态比例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对4种投喂方式下,施肥(组A)、施肥+1/2投饲(组B)、施肥+投饲(组C)、投饲(组D)总共56尾鳙的这些性状进行分析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间头高/体长、4–6/体长、5–6/体长、5–8/体长等7个比例性状无显著差异,其他24个性状差异显著,但头长/体长在组A、组C和组D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分成2支,其中组A单独聚为一支,而组B、组C和组D共同聚为一支。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4.6%,其散点图显示,组B、组C和组D部分样本重叠在一起,与组A完全分开。以Baye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用了6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不同处理组鳙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2.7%、87.5%、64.3%和87.5%,说明了本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投饲养殖方式下鳙形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但头部相关的主要比例性状无显著差异,头部至背鳍躯干部距离显著增大,形成了头部偏小的假象。本研究首次以数据结果阐释投饲养鳙仍符合人们喜食的大鱼头特征,为该养殖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铬(Cr)胁迫条件下土壤质地对小麦植株形态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土壤质地(壤土、粘土、砂土)下灌浆期小麦的根长、分生根数、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相对含量等光合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Cr胁迫浓度的升高,小麦根长在粘土中呈逐渐变短的趋势,在壤土和砂土上则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根长达到最大值的Cr浓度为100 mg·kg-1;小麦分生根数在3种质地土壤上均呈逐渐减少趋势;Cr胁迫使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及干物质总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旗叶的Pn在壤土上也随Cr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粘土和砂土上则先升高后降低,且当Cr浓度分别为100和200 mg·kg-1时达到最大值;小麦旗叶Gs、Ci、Tr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壤土和粘土上达到最大值的Cr浓度均为100 mg·kg-1,在砂土上为200 mg·kg-1;旗叶WUE在粘土上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砂土上则呈现升高趋势,壤土上波动不大。整体来说,Cr胁迫对小麦灌浆期各项光合指标起到了低促高抑或抑制作用,尤其当Cr浓度≥200 mg·kg-1时,Cr对小麦表现出明显的胁迫效应,导致根长降低,分生根数减少,旗叶Gs、Ci、Tr和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各器官干物质量减少。此外,在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指标在Cr胁迫下不同程度下降,砂土的下降趋势比壤土和粘土明显。  相似文献   
56.
常用农药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常用农药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方法]研究6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选择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4种杀虫剂甲维盐、除尽、铁沙掌和康夫,用它们的亚致死剂量和次亚致死剂量分别与白僵菌菌悬液复配,对甜菜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含农药浓度高的复配剂的杀虫效果好于含低剂量农药的复配剂 且杀虫效果好的农药,其复配剂的防效也高。药后第2天,含甲维盐和除尽的复配剂校正防效达到了53.0%~70.0%,到第10天时,校正防效达到了92.0%以上,其中含甲维盐的复配剂的防效都达到了97.7%。[结论]为制备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不同生长阶段平菇漆酶、纤维素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测定平菇在种子袋内和出菇后不同生长阶段的酶活,研究其酶活与生长阶段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平菇的两个品种,以麦粒种和棉籽壳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分别测定其不同生长阶段的漆酶与纤维素酶活力。在平菇菌丝长度为40mm时,两种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831:漆酶151.6u/g、纤维素酶39.255U/g)豫-6:漆酶123.6u/s、纤维索酶31.038U/g)。之后酶活随着菌丝的生长缓慢下降,到形成子实体时降至最低。可见平菇的酶活随着菌丝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 于 2021 年 7 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 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 7000 尾, 平均全长(8.4±1.2) cm, 平均体重(7.5±3.5) 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VIE)。放流 24 h 后即开始回捕, 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 10 个固定回捕监测点, 采用地笼进行为期 3 d 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 37 尾, 总回捕率为 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 cm, 平均体重 (4.4±1.8) 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 标记保持率为 100%。放流后 3 d 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 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 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 1 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 33.33%, 而放流后第 2、3 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 1 天的 2 倍, 表现出先谨慎探索, 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 放流鱼在放流后 1、2、3 d 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 199.4、110.6、98.8 m, 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 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圆口铜鱼呼吸代谢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了不同水温(10、15、20、25、30℃)下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不同水温范围温度系数(Q10),测定了不同水温下血红蛋白、血糖、乳酸、皮质醇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圆口铜鱼耗氧率、排氨率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随水温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耗氧率、排氨率的Q10值均在25~30℃水温范围时显著下降;10℃组氧氮比值显著低于其他组,除10℃组外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糖随水温升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除25℃组外,1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乳酸含量随水温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皮质醇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此外,水温对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具显著影响。15~25℃范围内,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类型为夜间大于白天类型,而10、30℃组属于昼夜差异不明显类型。15~25℃组耗氧率整体均高于10、30℃组。综上所述,水温15~25℃时,圆口铜鱼呼吸代谢水平较稳定。  相似文献   
60.
以采自武汉东湖的滤食性鲢、鳙为对象,通过PCR-DGGE并结合序列分析对其肠道微生物及肠含物中残留的食物组分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所有个体中都能检测到不同的PCR-DGGE指纹谱带,其中包括肠道细菌在内的原核谱带较多,真核谱带相对较少;分析结果表明针对鲢、鳙肠含物这一特殊生境样品进行PCR-DGGE指纹分析是可行的。PCR-DGGE指纹结构及针对部分特定PCR-DGGE谱带的序列分析显示,从武汉东湖采集的鲢、鳙在食性上存在很大的重叠,并没有像基于常规食性分析文献报道的那样明显不同。基于肠含物DNA来进行鱼类食性分析的方法不受对食物碎片分类鉴定的制约,可同时对多个样品平行进行分析,且不同研究者间的研究结果便于进行比较,以便总结生态学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