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带卵囊和自由产卵桡足类水蚤群体增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由产卵的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n)和带卵囊的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a)在自然半封闭水体和实验室水箱培养条件下的群体增殖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扰动水体太平洋纺锤水蚤的增殖率大大高于静止水体,而双齿许水蚤则在两类水体中都表现出高的增殖率。太平洋纺锤水蚤在静止水体中的低幼体产出率是其所产自由散落的卵沉底后无法正常孵化、无法对浮游群体进行补充的结果,而双齿许水蚤的卵因得到带体卵囊的保护而保持了高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从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并能够进行高密度培养以获得高的无节幼体产量。因此,带卵囊桡足类水蚤更适于作为海水鱼类育苗所需开口活饵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42.
于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雄性附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青蟹雄体输精管在第八胸节通向一个短的肌肉质的阴茎开口。第一腹肢由一个基部原肢和一个延长的内肢组成,表皮环包,形成一个交接管。第二腹肢吻合这个表皮管,而阴茎则放在内肢的基部侧面。交配时,阴茎在肌肉作用下,精液射到第一腹肢的射精管中,射出物在第二腹肢的活塞样的泵作用下,沿着管腔向里推进。第一腹肢顶端侧扁状、具侧缝,前部表面具棘突状和腺体孔,弯曲部棘较大。侧缝处具细长的棘和羽状刚毛,刚毛基部为杯状凹陷。  相似文献   
43.
甲壳动物Na+,K+-ATPase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EC,3,6,1,3)属于磷酸水解酶,可以催化含磷的酸酐分解,反应式:ATP+H2O→ADP+Pi。它存在于细胞及细胞器的膜上,是生物膜上一类重要的膜结合蛋白酶,它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生态能学与虾蟹幼体培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壳动物摄食获得的能量用于存活、生长、蜕皮变态。由于食物消耗率的限制作用,使动物生长受环境制约,而热量损失(代谢)依赖于可利用能量的分配。能量代谢各组份间存在“对换”,代谢各组份间能量分配是受基因控制的,制约于神经激素、酶等内部调节机制,但又依赖于外...  相似文献   
4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及其功能。结果显示,大量线粒体首先高度密集于即将发生胞吐的皮质中;随着胞吐的发生,线粒体也随之快速分散到皮层反应部位,线粒体通过分裂、出芽等方式而迅速增多,内质中的线粒体大量向皮质迁移,参与皮层反应;当受精膜开始举起时,线粒体多聚集在新质膜下,参与新质膜的修复和形成;受精膜完全举起后,皮质中的线粒体迅速减少。线粒体在形态、数量及分布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反映受精膜形成不同阶段生理活动的旺盛程度以及需能情况,并从细胞水平阐释受精膜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