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促进龙眼花穗形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眼花穗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花穗形成期是决定龙眼能否成花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通过观察龙眼花穗生长发育特性,根据龙眼成花特点,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促进龙眼成花,提高枝条成花率。1花芽萌发期与成花关系的观察 试验在广东省新会市司前镇6~7年生石硖龙眼国进行,调查不同花芽萌发期与枝条成花率的关系。观察结果见表1。芽成花率、纯花穗比率均高,但花穗、花量也大。随着萌发期的推迟,花芽成花率、纯花穗比率降低,花穗小,花量少,3月1日以后萌发的芽成花很差。1998年的成花较差与 1997年冬暖雨水多、花芽分化较差有…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明龙眼单株挂果率与初始单穗果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龙眼疏花疏果时的合理挂果量,以及其对龙眼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Shixia’)为试材,以不同挂果率单株为区组(3个水平),以初始单穗果数为处理(3个水平),设计了一个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9个区组×处理组合(H11~H13、H21~H23、H31~H33);分析了区组和处理对成熟时单穗余果数、落果率和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果实发育期间,植株树势逐渐下降,单果质量和落果率逐渐升高,而成熟时各组合在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品质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区组水平与树势及成熟期结果母枝叶片生长状态呈显著相关,而处理水平主要影响了单穗余果数和小叶果比;成熟树势与果穗盲节粗度、叶光泽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色度指标l_L*、l_b*和l_C*呈极显著负相关。(3)回归与方差分析表明,区组与处理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协变量中的小叶果比、有叶枝长比等对区组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94.
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有效措施──多树种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防护林和用材林等的主要造林树种,因其树种和品种之间互配性强,大多数新品种的基因型稳定性脆弱,极易招致病虫害。根据80年代初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统计,杨树害虫达900多种,是各类树木之首,尤以天牛危害最为突出,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森林虫害。据有...  相似文献   
95.
全面介绍了云南盈江县澳洲坚果幼树果园的土壤、水肥管理;树体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6.
以鸡心黄皮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疏花疏果措施对黄皮果实发育和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作任何修剪对照相比,3种疏花疏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同一果穗中的正常果比例;除了果穗修剪处理的单穗果数明显低于对照、单果重和果实大小高于对照外,人工疏果处理和花穗修剪处理的影响不太明显;3种疏花疏果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成熟整齐度,而且人工疏果处理还起到了推迟果实完全成熟的作用;此外,3种疏花疏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近,但都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芍药品种群品种的根茎结构发育特点,对芍药根茎进行解剖学研究,初步解析芍药根茎次生结构及生长轮特征,以期为通过根茎结构判断芍药株龄、优化无性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不同品种群的6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地下根茎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育更新特征,应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技术,对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次生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不同芍药品种的地下根茎组织架构基本一致,即由根茎、着生于根茎上的根茎芽和根3部分组成,根茎每年有序更新,年龄分级特征明显;四倍体品种‘Cream Delight’根茎发育特征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明显;6个芍药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中央髓组成。二倍体‘种生粉’、二倍体‘粉玉奴’、三倍体‘Coral Sunset’和四倍体‘Cream Delight’4个品种根茎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有规律地依次排列,口径较大的导管和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形成群团状,导管群分布较稀疏,两导管群之间的间隔明显。与四倍体‘Cream Delight’相比,三倍体‘Coral Sunset’的导管群分布较紧凑。伊藤杂种两个三倍体品种‘Prairie Charm’和‘Going Bananas’根茎的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分布较均匀,形成较连续的环带,并不聚集形成团块状。芍药根茎截面在脱水后维管组织呈白色或淡黄色,间断环状分布,中央髓部组织下凹,位于不同环的维管组织从髓部向皮层呈放射状排列。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中次生木质部口径较大的导管及其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呈团块状,导管群切向断续有规律地依次排列成与形成层平行的环,形成清晰的生长轮,且生长轮的数目与其实际生长年龄一致。结论芍药不同品种地下根茎组织架构特征基本一致,且存在明显的龄级特征。二倍体及三倍体各品种根茎发育特征相似,而与四倍体不同。中国芍药及杂种芍药品种群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相似而与伊藤杂种差异明显,杂种芍药品种群内三倍体及四倍体品种根茎次生结构差异较大,芍药根茎生长轮次生结构特征与品种倍性无关。芍药根茎中的生长轮即为其年轮,且其数目能够反映芍药的实际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98.
光肩星天牛不同寄主树种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结果表明,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
烯效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原药和可湿性粉剂中烯效唑的含量.分离柱为C18反相柱,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70:10:20,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使用该方法,烯效唑的保留时间在4.25min左右,平均回收率101.46%,回收率变异系数1.25%,同一样品峰面积变异系数0.055%,保留时间变异系数0.075%.  相似文献   
100.
鱼类标本的制作方法较多,依个体大小及用途的不同,有浸渍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等.剥制标本是剥取动物的外皮,内面涂以防腐剂或将整张皮用防腐固定液浸泡,再用钢棍、铅丝、木架和填充物支撑制成的标本,它的制作是动物学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剥制标本主要供教学、研究、博物馆陈列观摩和家庭等场所的陈设.现将鲟鱼(Acipenser)剥制标本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