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在水温16℃±1℃条件下,研究了MS-222在不同浓度、不同麻醉时间对半滑舌鳎的复苏时间、复苏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半滑舌鳎在麻醉剂浓度为60 mg/L的海水中浸浴4 h后的药物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MS-222浓度在60~120 mg/L时,试验鱼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变化较大,浓度由60 mg/L增加至120 mg/L,麻醉时间由280 s缩短至90 s;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加,麻醉时间的变化趋于平稳。试验鱼在浓度为60 mg/L的MS-222溶液中浸浴0.5、1.0、2.0、3.0、4.0 h,其复苏率及24 h存活率均达100%;持续麻醉时间在3 h内,随着浸浴时间的延长,试验鱼的复苏时间由115 s延长至155 s,超过3 h后,复苏时间趋于稳定。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60 mg/L。MS-222在半滑舌鳎体内的消除数据结果符合一级消除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_(1/2β)为44.2 h,消除速率方程为C=7550.5e~(-0.205t)+791.8e~(-0.016t)-8342.3e-0.081e~(0.106t),相关系数为1.0。以水产品中麻醉剂定量限2.0μg/kg为残留限量,通过WT 1.4分析,以半滑舌鳎可食性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靶组织,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6 d。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不同学者对河鲀毒素起源的几种解释,认为河鲀毒素是河鲀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从遗传学角度所进行的解释较为合理.阐述了河鲀毒素的致毒机理:河鲀毒素可选择性地抑制可兴奋膜的电压依赖性Na+通道的开放,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河鲀毒素的控毒手段以及河鲀毒素作为一种工具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研究鲤鱼、鳗鲡、鳜鱼在加入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标准样品且在不同冷冻贮藏时间下对孔雀石绿残留量的影响。三种基质中,鳗鲡组织中添加有无色孔雀石绿降解速率最慢、鳜鱼次之、鲤鱼较快。三种基质中添加10μg/kg、50μg/kg、100μg/kg有色孔雀石绿平均降解率分别为57.9%、48.0%、23.0%;无色孔雀石绿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6.6%、43.4%、19.8%,有色孔雀石绿较无色孔雀石绿降解快,低浓度较高浓度降解快。在三种基质鲤鱼、鳗鲡、鳜鱼组织中有色和无色孔雀石绿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分析可能由于鳗鲡组织脂肪较多,其结合方式影响了有色无色孔雀石绿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