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27篇
基础科学   62篇
  83篇
综合类   666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正>断奶仔兔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抵抗外界环境的调节机能较差,容易产生腹泻、腹胀和球虫等疾病,降低了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饲养者往往通过添加抗生素来增强仔兔的抗病力,而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家兔疾病上的滥用现象,常常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肠道菌群紊乱,造成二次感染。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研究者发现,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仔鹅盲肠微生态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82.
试验从鸡场周围环境中采集土样,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然后以其为宿主,分离相应的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大肠杆菌4株,经16S rDNA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LY4为宿主分离纯化到1株烈性噬菌体,负染经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由多面体头部及尾部组成,噬菌斑直径为2.5~3.8 mm,效价2.0×1010 PFU/mL,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在温度-20~37 ℃、pH 5.0~10.0范围内该噬菌体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人工胃液(pH 1.2)条件下,即可导致死亡;测定其一步生长曲线,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 min,裂解能力强,以上特性表明该噬菌体在鸡舍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壤砂土水分运动及水力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实现保水控盐对于滨海壤砂盐碱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而明晰CMC对滨海壤砂土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是科学使用CMC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施加CMC滨海壤砂土水分运动规律,本文通过开展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探索不同CMC施量(0、0.1、0.2、0.4、0.6 g?kg-1) 对壤砂土入渗特性、水分分布和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MC土壤的最终累积入渗量增加了4.90%~15.17%、达到预设湿润锋深度的入渗时间增加了61.90%~604.73%;Philip入渗模型参数吸渗率S和Green-Ampt模型参数KsSf均随CMC施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渗率S和平均土壤水扩散率与CMC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分别可用二次多项式和指数函数来表示;CMC增强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土壤剖面含水量提高了0.72%~3.74%;CMC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了土壤水力参数,滞留含水率θr、饱和含水率θs及进气吸力倒数α均与CMC施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饱和导水率Ks和形状系数n呈反比关系。通过对变异系数CV的分析发现,CMC对饱和导水率Ks和进气吸力倒数α影响表现为中等差异,对滞留含水率θr、饱和含水率θs和形状系数n表现为弱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CMC对滨海壤砂土减渗保水的内在机理,为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明长期秸秆不同还田量下紫色土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以持续12年的四川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秸秆不还田(CK)、30%还田(RMW30)、50%还田(RMW50)和100%还田(RMW100)4个处理,测定了土壤各种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与CK处理比较,RMW10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秸秆不同还田量处理均降低了β-纤维二糖苷酶(CBH)、纤维素酶(CL)、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物酶(Perox)活性,提高了磷酸酶(Phos)、硫酸酯酶(Sul)、β-葡糖苷酶(βG)、α-葡糖苷酶(αG)、β-木糖苷酶(βX)、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β-纤维二糖苷酶(CBH)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pH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控因子,解释了方差变异的 60.20%,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紫色土区秸秆还田主要是通过土壤pH对土壤酶活性产生影响。秸秆100%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pH,是提升紫色土区土壤质量最优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5.
缺钙会引起许多果实生理性病害。为给梨树合理补钙提供理论依据,以7个梨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其叶片、果实和新梢钙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梨的生长发育,参试品种的叶片和新梢钙含量均大体呈增加趋势,果实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幼果期至果实成熟前期降速最快),且同一品种幼嫩器官与成熟器官的钙含量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同一发育时期相同器官钙含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钙含量最高的器官是叶片,其次是新梢,果实钙含量最低。不同梨品种的钙素营养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各器官发育末期的钙含量,均以鸭梨最高,黄冠和大南果较低。  相似文献   
86.
钙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在果树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参与了植物体很多生理生化代谢。随着钙调素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钙被认为不仅是构成植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作为第二信使全程调控了植株生长和代谢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果实品质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钙在果实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作用、钙对果实生理生化的影响、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3个方面,综述了钙在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600;川南丘陵区、川东北丘陵区分别位列第三、四,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为0.583、0.569;川西北高原区农业现代化最低为0.352。  相似文献   
88.
利用农业固废玉米秸秆制备活性炭,并对其进行H2O2/H2SO4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其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脱附性能和表面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以得到对甲醛有较高吸附量的活性炭。结果表明,经H2O2/H2SO4改性处理后可使活性炭平均孔径增大,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提高150.41%,对甲醛饱和吸附时间延长50%,饱和吸附量提高165.94%,脱附峰面积和峰高均明显增大,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合吸附。  相似文献   
89.
中国木材进口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木材需求迅速增长。在国内木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木材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木材进口风险不断上升。在HHI和S-W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木材进口风险指数。该指数涉及到中国木材进口来源国的风险状况、来源国的差异程度和资源可持续风险。对木材进口风险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尽管2006年后中国木材来源国的集中度不断降低,但木材进口的总体风险却不断增加。以此结果为依据,就降低我国木材进口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选择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典型群落样地,划分为不同干扰类型。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教(H)和均匀度指数(E)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对清香木天然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香木群落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干扰弱干扰强,而灌木层为干扰弱干扰强;在不同干扰强度下群落稳定性均靠近稳定状态,其相对的稳定性比较是干扰强干扰弱,表现出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