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62篇
  83篇
综合类   672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47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6 毫秒
991.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州市三林村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湖州市三林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道路缓冲区、水体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GIS空间分析法对村庄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三林村的最主要生态敏感性因子,其次是水体缓冲区和植被类型,道路和居民点缓冲区影响相对较弱;不敏感、低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村庄总面积的17.2%、45.5%、19.2%和18.1%。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偏东区域,该区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未来发展中需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低敏感度主要分布在村庄东部、南部和西北部,该区域较适合进行乡村振兴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992.
库布齐东段典型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布齐沙漠东段典型人工固沙林(油蒿林、沙柳林、柠条林)为对象,利用TRIME-PICO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对2017-2019年生长季迎风坡顶部、中部和底部0~180 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探讨区域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含水量年际变化受降雨量影响表现为:2019年(9.7%)>2018年(8.6%)>2017年(4.3%);因植被生长特性差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油蒿林(7.9%)>沙柳林(7.8%)>柠条林(6.9%);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略有差异,油蒿林和柠条林表现为:迎风坡底部>中部>顶部,而沙柳林为:迎风坡底部>顶部>中部;不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明显,均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含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浅层(0~40 cm),由于降雨入渗和植被根系分布的不同,最小值在中层和深层均有出现;3种样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异系数为0.2~0.4,浅层时间变异性较大,深层较为稳定;土壤水分与垂直变异系数呈负相关。总体上,季节变化和土层深度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土壤水分有较大影响,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993.
氮素运筹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豫麦66和豫麦4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素运筹对其产量及与面条品质有关的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本试验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品质性状得到改善,而多穗型品种豫麦49以225 kg·hm-2处理品质性状最好,超过225 kg·hm-2时品质性状变差.两品种的产量表现趋势相同,在0~225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25 kg·hm-2反而减产,但从经济效益上看,豫麦66以150 kg·hm-2处理最好.两品种比较,豫麦66除高峰粘度低于豫麦49外,其它品质性状均较优,但产量表现较低.氮素供应对豫麦49高峰粘度、弱化度、千粒重及产量影响较大;而豫麦66沉淀值、稳定时间及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的氮素调控效应较为明显.因此,氮素运筹应综合考虑品质指标、产量水平及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4.
水稻喷施奥普尔腐殖酸活性液肥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普尔腐殖酸活性液肥对水稻有增产作用,连续2a的试验结果证明,在水稻幼苗期、有效分蘖期和齐穗期叶面喷施奥普尔腐殖酸液肥,可使水稻早熟4d,增产11.53%。  相似文献   
995.
地表覆盖及生理生态因子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9年生长枝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监测不同地表覆盖模式下盛果期苹果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并对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关的环境因子及生理子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和生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进程为单峰型;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叶温(Tl)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RH)、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Tr)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为幂指数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RH)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气温(Ta)、叶温(Tl)、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Gi)显著负相关.砂石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不同覆盖模式下蒸腾速率日均值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模式下苹果树的光合特性与各项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吴起县退耕后农户生产经营与粮食供需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吴起县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资料,对退耕还林(草)后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以及2007年农户的粮食供需及输入输出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吴起县农户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林草地和耕地,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副业和退耕补贴,各类型农户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高收入户工副业比重达81.8%,低收入户工副业和种植业比重相近,但其收入来源中退耕补贴比例占46%,存在一定依赖性.各类型农户农业效益差异与自然条件和劳动力素质有关.吴起县农户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输入率和输出率相当,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吴起县应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基本农田及相关配套措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全扫描模式确认罗氏海盘车生殖腺皂甙检测波长,利用响应面法对生殖腺皂甙脱除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Box-Bohnken法优化生殖腺皂甙脱除条件,各条件取整数,超声时间13min、乙醇体积分数4.5%、脱除次数2,进行3次验证试验,残渣中皂甙平均含量为0.094mg/g,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与处理前0.325mg/g对比,脱除率达72.3%,说明海盘车生殖腺皂甙脱除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998.
张绍铃  李六林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果树学报》2011,(6):959-963,I0001;I0002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类的分布及其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冠梨果实多糖主要分布表皮细胞层、单宁细胞层以及石细胞中,果肉的薄壁细胞中分布较少。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实中多糖逐渐增多,花后70d染色最深,随后又逐渐减少。果实中脂类主要分布在角质层、单宁细胞层和薄壁细胞,并随果实发育,角质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估算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科学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前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为标准,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部分估算农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进而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已转移劳动力数量估算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在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实际劳动时间为250、300和320个工作日情形下,2012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分别为-165.29万、17.04万和74.01万人,从总体上判断,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供给将出现短缺,“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建议]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尽快实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对优质劳动力的吸引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种养业的劳动力需求,以确保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土壤重金属调查数据中的异常往往会导致评价分析结果与真实分布情况产生偏差和错误,直接影响后续的决策管理.针对传统异常值检测中邻域范围的确定偏于主观,且异常值检测后无法识别其类型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土壤重金属异常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K临近法确定重金属合理稳定的最佳邻域区间,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法识别空间异常值,基于相关性分析识别土壤重金属异常类型.以北京市2006年铅(Pb)和铜(Cu)重金属含量为例,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变异特征和插值预测精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Pb和Cu含量存在稳定的邻域区间,其中6号点位的Pb、Cu含量,39号点位的Cu含量存在异常;前者异常类型疑似真实异常,后者异常类型疑似数据错误;将原始样点进行全局、局部和疑似数据错误异常样点剔除后,样本总体的离散程度降低,样本空间自相关性程度及区域结构性变异趋势增强;剔除全局和局部异常点后,数据空间插值误差明显减小,去除疑似数据错误异常点后插值误差较去除局部异常点时的插值误差基本一致.说明原始样点中对判断为疑似数据错误的样点进行剔除后对整体插值估计影响甚微,证明该土壤重金属异常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