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2篇
  27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手性农药氯氟醚菌唑 (mefentrifluconazole,MFZ)在水稻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法建立了氯氟醚菌唑对映体在水稻植株、根系、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测定方法,并通过水稻环境盆栽模拟试验,考察了氯氟醚菌唑在水稻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微塑料对氯氟醚菌唑在水稻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及降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对映体在手性柱Chiralpak IG上可完全分离,且在0.0005~0.1 mg/L范围内,对映体的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R2均大于0.999),其在水稻环境样本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6%~108%,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3%~12%。盆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对映体在水稻植株、根系、土壤和田水中均无立体选择性差异 (P>0.05);微塑料对氯氟醚菌唑在水稻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无显著影响 (P>0.05),但可显著延长其在田水和水稻植株中半衰期。氯氟醚菌唑R体和S体在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从6.7和6.7 d延长至11.6和11.7 d,在水稻植株中则分别从7.5和7.4 d延长至11.7和11.6 d。该结果可为氯氟醚菌唑在水稻环境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用SSR标记初步分析高州普通野生稻的籼粳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4对SSR引物对高州普通野生稻(简称"高野",下同)7个自然居群217份个体进行研究,并结合统计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和遗传结构分析.通过已明晰籼、粳类型的中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作对照检测,所用引物能有效区分籼粳亚种,并在高野材料中扩增出籼稻带型、粳稻带型以及野生稻特殊带型.结果表明,高野群体总体比较原始,已经出现了籼粳分化,其中偏粳多于偏籼,但这种分化是初步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高野在中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化上的地位、并对其有效的发掘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3.
焦作市煤矿区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矿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引起的大面积土地沉陷及矸石山压占土地对该地区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改善矿区环境,结合焦作市中马村矿区采煤沉陷地土壤特点与工程复垦技术,提出几种生物复垦措施对复垦地土壤进行改良:酸碱中和法、绿肥法、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微生物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复垦技术是改善新土壤层的养分状况,增加有机质和保肥能力的最有效方式,采用生物复垦措施后,复垦地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理化特性得到改善,试种的作物产量与工程复垦后土壤相比明显增加,基本接近普通农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4.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品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对江苏省阳澄湖产中华绒螯蟹的商业品质,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江南水乡青背、白肚、金瓜、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肚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36.72%,壳、鳃、胃及心脏四大非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53.26%。另有10.02%为血淋巴和组织液。一、二级商品蟹的雌蟹可食部分各高出雄蟹5.28%和6.55%,营养成分中,雌蟹的脂肪显著高雄蟹。在实  相似文献   
65.
66.
阚曼溶  李晨  王锦 《现代园艺》2023,(5):131-133
随着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中学校园环境不再仅限于功能需求,新的中学校园环境还要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昆明市第十中学求实校区为例,以环境心理学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校园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探讨中学景观设计策略,为设计出能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中学校园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前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仍存在认识不够全面,考核体系还未完善,在实际考核中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现状进行论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68.
为筛选鼠伤寒沙门菌小RNA GcvB调控的靶基因,本研究通过TargetRNA2软件预测能与GcvB R1、R2和R3区产生作用的基因,将鼠伤寒沙门菌gcvB基因敲除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注释到KEGG数据库以及GO富集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验证。TargetRNA2的预测结果显示,杂交能量最高的narY、yeaK、trpB和STM2732基因均能够和小RNA GcvB产生至少7个连续的碱基互补,narY、yeaK和trpB基因分别与鼠伤寒沙门菌无氧呼吸、脯氨酸与tRNA的识别以及色氨酸的合成相关。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narY、yeaK、trpB和STM2732基因在gcvB基因敲除条件下转录水平分别上调3.4、9.8、12.1和18.37倍。以上结果表明,narY、yeaK、trpB和STM2732基因受小RNA GcvB的负调控且可能为直接负调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小RNA GcvB与靶基因相互作用、小RNA的调控机制以及沙门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选取青海省大通县地区无角牦牛10头,在冷季自由放牧条件下使用MOOnitor监测系统对其放牧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无角牦牛在试验期内24 h各类活动时间、游走距离来分析其在冷季放牧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1)无角牦牛在1、2、3月份24 h内平均休息时间极显著高于4月份(P0.01)和5月份(P0.01),而4月份平均休息时间又极显著高于5月份(P0.01);5月份无角牦牛平均行走时间极显著高于1、2、3、4月份(P0.01),而平均采食时间却极显著低于1、2、3、4月份(P0.01);5月份无角牦牛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极显著低于1、2、3、4月份(P0.01),而日均游走距离显著高于1、2、3、4月份(P0.05),同时4月份日均游走距离又显著高于1、2、3月份(P0.05)。(2)在1、2、3、4月份,无角牦牛的第1个活动高峰出现在9:00—10:00;第2个活动高峰出现在18:00—19:00;5月份的活动高峰出现在18:00左右。(3)无角牦牛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分散。说明冷季放牧压力较大时应采取适当补饲来保证无角牦牛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0.
从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2个方面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创业取向、学术取向和经营取向3种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课程的改革方法,并从教师负责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环境优化3个方面建立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