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蛋白过敏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无大豆蛋白日粮,试验组饲喂含32%去皮豆粕日粮。试验仔猪7日龄补饲,28日龄断奶,至49日龄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日增重降低37.5%(P﹤0.01),料重比增加59.9%(P﹤0.05);试验组仔猪28和35日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P﹤0.05)和13.6%(P﹤0.05),内毒素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7.0%(P﹤0.05)和20.0%,D-乳酸(D-LAC)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0%(P﹤0.05)和28.0%(P﹤0.05),D-木糖(D-Xylose)浓度则分别降低了29.0%(P﹤0.05)和11.1%。上述结果提示由大豆蛋白引起的仔猪过敏反应,使仔猪肠道功能受损,营养物质吸收减少,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最终导致仔猪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3.
探讨了一类多变时滞积分微分动力系统,并通过不动点方法给出了该系统零解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在构造算子时,根据动力系统时滞特点,分别引入对应的连续函数h_i(s),i=1,2,…,n,然后利用这n个函数来构造算子,最后再利用Banach不动点方法来研究该动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为快速鉴定不同新城疫病毒株(NDV)毒力,我们以NDV F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基因序列自行设计1对引物,对不同毒力NDV毒株进行荧光RT-PCR扩增,根据其扩增效率及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值大小进行NDV毒株毒力的鉴定,建立了能区分NDV强弱毒株的SYBR GreenI荧光RT-PCR方法;同时将其与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测定和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RT-PCR方法只需4 h即可判定结果,NDV强弱毒株扩增产物Tm值为(83±0.5)℃且有2个峰值,阴性对照Tm值为(81±0.5)℃且只有1个峰值;对NDV强毒株的扩增效率即Ct值在11~20之间,NDV弱毒株Ct值在25~30之间,阴性对照Ct值在30以上,Ct值在20~25之间为强弱毒株混合物。该方法检测结果与MDT测定和F蛋白裂解位点分析结果一致。应用SYBR Green I模式荧光RT-PCR方法与普通RT-PCR方法和鸡胚接种鉴定方法分别对80份临床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强毒株的检出率均为53.75%(43/80),而弱毒株的检出率相应为31.25%(25/80)、27.50%(22/80)和35.00%(28/80),检出符合率达89.3%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RT-PCR方法具有特异、准确、快速等特点,可用于临床病料样本NDV毒株的毒力鉴定。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及其组合添加物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组成、肉质性状及代谢分子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CMH在肉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70 kg体重"杜×大×长"阉公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CMH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CMH+α-硫辛酸(AL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ALA)、CMH+牛磺酸(Tau)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Tau)和CMH+L-苹果酸(LM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5 g/kg的LMA),饲养50 d后统一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MH及其不同组合添加物均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P0.05),有提高背最长肌水分和降低脂肪含量的趋势(P0.05); CMH+ALA饲粮和CMH+LMA饲粮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 CMH饲粮和CMH+ALA饲粮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压榨损失(P0.05); CMH饲粮和CM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亮度和黄度值以及蒸煮损失(P0.05),显著降低肉色红度值(P0.05); CM H饲粮、CM H+ALA饲粮和CM 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琥珀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肌酸储备量(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乳酸含量(P0.05),并以CM H+ALA饲粮改变程度最大; CM H饲粮和CM H+ALA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肌酸转运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后者改变大于前者且显著提高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Ⅱ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饲粮添加CMH、CM H+ALA或Tau或LM A均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其中CM H+ALA组合添加综合表现出更好的胴体和肉质改善作用,比单独添加CMH进一步提高了肌酸转运储备、氧化代谢能力、肌红蛋白表达和氧化型肌纤维比例等。  相似文献   
46.
四角蛤蜊作为环渤海滩涂的一种主要经济贝类,不仅资源丰富,且营养价值高,其软体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该贝鲜出肉率较高,在30%以上。田于四角蛤蜊壳薄加工易破碎,且肠胃中合泥沙量较大,不易清除,严重影响了四角蛤蜊的加工利用和生产开发。本文在已解决清泥吐沙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四角蛤蜊鲜肉加工和软罐头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索,简述如下:一、鲜蛤肉冷冻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鲜限采集、骗收一冲洗筛选~吐逊一扇洗~筛选一刹壳取肉一装益~你量一速冻~冻品@装贮藏2.勇作回农(l)将入工采集的鲜幄作…  相似文献   
47.
地源热泵加温沼气池内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池内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本文在采用地源热泵加温厌氧消化池的前提下,通过在具体工程沼气池内布置三层温度探头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中温发酵沼气池实际运行中,温度场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采取保温措施后发酵池外壁散热损失较小,在没有加温和进料的情况下,降温幅度在每小时0.054℃左右;进料是导致发酵池内温度下降的另一原因,在进料的十几分钟里,降温幅度可达0.5℃;在地源热泵加温过程中,池内平均升温每小时为0.27℃左右,但池内温度场分布并不均匀,呈现中下层均匀稳定,上层不均匀不稳定,中下层温度高而上层温度低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还表明,加温盘管的位置和搅拌对池内温度场的分布也有着很大影响。该试验结果可以为研究和建立池内流场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系统设计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某肉种鸡场的感染鸡进行实验室诊断,在肿胀的肝、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中观察到成淋巴细胞增生病变。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基因进行RT-PCR扩增,肾、肺、肝、脾病料样本中ALV病原核酸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90%和50%。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ALV参考毒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3.6%~97.7%。取ALV囊膜糖蛋白gp85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扩增的目的片断中存在BglⅡ和SspⅠ酶切位点,BamHⅠ不能切割PCR产物。试验结果证实本次疫病是由ALV-A亚群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49.
2株NDV贵州分离株(GN、ND99)与2株疫苗毒株(Ⅰ系和Ⅱ系)经检测为生物异质性毒株.利用蚀斑克隆技术对以上4株毒株进行蚀斑纯化,结果得到11株克隆毒株.其中,10株克隆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圆形、透明无色蚀斑,1株形成圆形、透明、红色蚀斑.经RT-PCR检测,11株克隆毒株中6株为弱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0.4~8mm之间;5株为强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1.0~2.0mm之间.结果表明:所形成蚀斑的大小与病毒毒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在构建L.lactis表达载体pNZ8148-fae G的基础上,将该载体转化到L.lactis NZ9000中,重组菌经5 μg/Lnisin诱导3 h,SDS-PAGE结果显示,FaeG在L.lactis中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27 000,表达产物的量达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10.89%.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目的蛋白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将重组L.lactis口服免疫BALB/c小鼠,小鼠产生特异性IgG及黏膜slgA.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仔猪口服重组L.lactis疫苗,诱导其产生抗ETEC K88黏膜免疫的同时,发挥L.lactis的益生功能,预防仔猪腹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