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1篇
  28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为了解同域分布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和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生境需求,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对小河沟保护区内大熊猫、羚牛和川金丝猴的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熊猫、羚牛和川金丝猴在生境利用上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与羚牛、川金丝猴相比较,大熊猫对环境有着更多的特殊生境需求。与环境样方(对照)相比较,大熊猫生境中的郁闭度和乔木密度都比较小,竹子盖度和竹子密度都比较大,距离灌木比较近;羚牛生境中的乔木密度比较小;川金丝猴生境中的灌木盖度比较大,距离灌木比较近。  相似文献   
72.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及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水温对洋槐种子发芽影响显著,最佳浸种温度为:80℃的浸种温度,其发芽率达到52%,发芽势达到51%;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0min酸蚀时长的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56%,发芽势达到40%。  相似文献   
73.
作物真菌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是制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真核生物中基于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同源mRNA降解、沉默相关基因表达的一种机制。近年来,利用RNA干扰技术防控作物真菌病害是研究热点,并已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就作物真菌病害防治现状、RNA干扰技术原理、防控真菌病害机制及其在作物真菌病害防控中研究进展、基于RNA干扰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RNA干扰技术在作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以欧洲葡萄F1代株系15-1-9为试验材料,在叶片上接种葡萄白粉菌后,分别在0、5、10、15、20、25、30 d取样,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和木质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和葡萄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基础参考资料。结果表明:葡萄叶片感染白粉菌后,POD、CAT、PAL的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的健康叶片(CK),呈上升趋势,而PPO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后期略有回升。接种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木质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由此可见,葡萄白粉菌的侵染对叶片内的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讨E3泛素连接酶Nrdp1、SOCS-1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构建Nrdp1、SOCS-1基因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简称为pLL3.7-N1、pLL3.7-S1和pLEX-Nrdp1、pLEX-SOCS-1);羊种布鲁氏菌16M(简称16M) 侵染正常细胞RAW264.7及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组细胞,qRT-PCR检测Bax、Bcl-2、TNF-α的mRNA表达量,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干扰和过表达Nrdp1、SOCS-1效果最好的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细胞模型;16M侵染各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的时间段pLL3.7-N1、pLL3.7-S1、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的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 < 0.05);pLL3.7-S1组细胞的TNF-α mRNA显著降低(P < 0.05),而pLEX-SOCS-1组显著升高(P < 0.05);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而pLL3.7-S1组显著降低(P < 0.05)。研究结果表明,Nrdp1、SOCS-1基因与16M诱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为16M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早春大棚黄瓜栽培,一株瓜秧一般平均可结40—50条瓜,但真正能长大成商品瓜的仅占33—50%,有50以土的雌花不能形成商品瓜而化掉,严重地影响早春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具体的化瓜原因与防治措施是:一、高温化瓜大棚内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就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加,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7.
定量评价滨海湿地的生态质量,对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文化功能、湿地经济评估功能为综合评价层,以20个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构建河北省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专家评议的方法,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指标加权计算,最终通过湿地可持续利用度来表达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计算结果表明:河北省滨海湿地中唐海湿地和七里海湿地处于中可持续度阶段,数值都在4.0~5.0;南大港湿地和海兴湿地为弱可持续度阶段,数值低于4.0;没有一块湿地处于强可持续度。通过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定量评价,提出了湿地维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对掌握沿海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维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加强创业教育、打造学院文化软实力为例,阐述大学中的基层学院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
李爽  张祖陆  孙媛媛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185-189,301
对南四湖水生植被区、农田居民地、养殖区、自然水面的29个采样点表层底泥TN、TP和TOC的含量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地表覆被下表层底泥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底泥和上层覆水所含营养元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营养元素的可能来源。利用有机指数,对底泥有机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养殖区和农田居民地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植被区和自然水面还尚未受到富营养化威胁。表层底泥的TN主要来自内源有机氮,TP主要来自外源无机磷。  相似文献   
80.
生产中为了追求高收益,果蔗种植中磷肥过量投入现象普遍,造成肥料效率降低和土壤肥力失衡等问题。本研究在广东湛江高磷红壤区采取田间定位试验(初始有效磷含量为234.80mg/kg),研究磷肥减量100%(P0)、50%(P1)、20%(P2)和当地常规施磷(CK,600kg P2O5/hm2)处理下,果蔗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试验后,果蔗产量、糖分含量、株高和茎径等品质性状均表现为P2>CK>P1>P0。P2处理磷肥利用率最高(32.09%),P1处理最低(28.08%);农学效率为P2>P1>CK;磷肥偏生产力为P1>P2>CK。随着施磷水平的降低,α-葡萄糖苷酶和与氧化还原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提高,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磷酸酶等水解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氮转化相关的亮氨酸氨肽酶和脲酶活性均以P2处理最低,P0处理最高。此外,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合果蔗产量、品质、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及其对生长影响,较常规施磷减量20%(P2)是该地区果蔗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