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李玉梅  苗兴武 《农业知识》2023,(9):21-22+24
<正>为全面掌握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深入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弱项,指导后期生产,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抽调种植管理、农业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方面技术人员,成立2个专题调研组,于8月7~10日,赴五个县区开展调研,遍访26个乡镇、街道,实地调查37个复合种植地块,代表面积33933亩。  相似文献   
382.
为明确‘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连续3 a在武威、张掖和嘉峪关果园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张掖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24.81%),武威地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4%和24.06 mg·g-1),张掖地区单宁含量最低(5.57 mg·g-1)。张掖地区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总含量分别达到71.99、70.51、5.61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武威地区;武威地区葡萄果实酒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66 mg·g-1和0.32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张掖。‘赤霞珠’葡萄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9种醛、9种醇、4种酯、3种酮、2种酚和9种其他类化合物,各地区香气物质的类型及总量均表现为嘉峪关>张掖>武威。整体而言,张掖地区‘赤霞珠’果实品质较好,而嘉峪关地区‘赤霞珠’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38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人类已验证的黄芪-丹参药物作用靶点及有效成分进行筛选;通过检索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研究平台(OMIM)获取糖尿病溃疡的疾病靶点;筛选药物与疾病交叉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搭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基于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次研究包括46个化合物和152个关键作用靶点。通过拓扑分析得出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治疗糖尿病溃疡可能与AKT1、TP53、TNF、IL6和VEGFA等蛋白密切相关,并通过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主要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验证了黄芪-丹参药对具有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效果,并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84.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大黄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基因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黄芪-大黄药对有效组分及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得到糖尿病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对-有效组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7.0软件筛选关键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在线作图网站微生信将结果可视化,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黄芪-大黄药对中活性成分23种,对应潜在作用靶点354个,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与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丙醇胺、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有效成分有关,其发挥重要作用的交集靶点可能为AKT1、TP53、TNF等。KEGG富集表明主要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衰老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芪-大黄药对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相互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为糖尿病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5.
为了解决新疆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施肥配比问题,本试验以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地田间试验研究玉米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并配置相应的肥效函数,以筛选出适合当地青贮玉米高产的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N含量为低水平,K20、P205含量为中水平.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8066.79 kg·667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为:Y=4659.93+ 79.56N-5.06N2+ 101.7P-33.81P2+286.4K-10.28K2+ 24.87NP+ 2.66NK-12.97PK;通过模型寻优得出“新饲玉11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m2施N 21kg,P2O5 5 kg,K2O 22 kg,在此配方组合下能够获得最佳产量7692.96 kg·667m-2.  相似文献   
386.
耕作和秸秆还田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旱地草甸土不同深度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为科学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受>2000μm粒径大团聚体影响较大,连续5年翻耕显著降低了表层(0~20 cm)土壤>2000μm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占比,增加了53~250μm微团聚体和<53μm黏粉粒的比例。浅翻(ST)和秸秆浅翻还田(STS)与深翻(DT)和秸秆深翻还田(DTS)分别对10~20和20~30 cm土层黏粉粒的增加影响较大,其中,10~20 cm土层ST较免耕(NT)和DT处理分别增加86.21%和14.65%,20~30 cm土层DT较NT和ST处理分别增加113.82%和59.68%,差异显著(P<0.05);连续翻耕由于对亚耕层(20~40 cm)的频繁扰动,导致250~2000μm粒径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DT较NT和ST与DTS处理较覆盖免耕(NTS)和STS处理分别平均降低19.43%与20.57%,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连...  相似文献   
387.
为了研究我国鲜食葡萄叶片自然含硒量的情况,初步明确葡萄叶片硒含量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探究硒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我国葡萄主产区的7个鲜食主栽品种为试材,测定叶片硒含量和果实品质相关指标,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结合消费者调研得出的权重值对7个葡萄品种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再结合SPSS软件对品质指标与叶片硒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葡萄品种叶片硒含量在0.030~0.186 mg/kg范围内,硒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红地球,最低的品种是无核白鸡心。在果实品质指标分析中,单粒重最大和最小的品种分别是红地球和玫瑰香,分别为10.206 g和3.2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是无核红宝石(20.209%)和白牛奶(14.833%);糖酸比最大的品种是夏黑,且与其他6个品种的糖酸比差异均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叶片的硒含量与果实品质有显著相关关系。夏黑和无核白鸡心的叶片硒含量与单粒重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巨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与叶片硒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和0.930;玫瑰香的叶片硒含量与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0.05水平上相关系数达0.998;无核红宝石的果实糖酸比与叶片硒含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3。综上,7个葡萄品种叶片富硒能力差异不大,且叶片含硒量整体不高,根据不同组织富硒能力特点初步推测我国鲜食葡萄果实硒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内,且整体含量处于略低水平,且叶片硒含量与果实品质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初步得出在硒含量安全范围内,果实品质随叶片硒含量的升高而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