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通过对藏北高寒牧区草地和牛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与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藏北海拔高度的差异,草地生境不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8%.牧草生产季节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生产波动性较大,天然草地产草量300~750 kg.鼠虫害较为严重,分别达到45~60只/ hm2和20~30条/m2.适宜于藏北种植的人工种植牧草量高质优,营养价值较高,产草量比天然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分别提高10~15倍和50倍以上.冷季牛羊体重损失达20%~25%,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8-2009年间那曲地区绵羊的统计资料,对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58-2001年44a间,那曲地区绵羊数量占富群比例为48%~63%,绵羊数量虽呈现增长趋势,但绵羊增长率也逐渐得到控制;从2002-2009年8a间,绵羊数量占畜群比例为48%~55%,绵羊增长率逐年呈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高原地区对不同刈割时间的玉米秸秆采用不同氨化处理(试验组),与未处理玉米秸秆(CK)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并选用年龄、体重相近(年龄范围4~5岁,体重247.5±28.6kg)的成年牦牛24头,分为4组,每组6头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青鲜料处理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8.15%。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各组差异不明显。平均日增重、采食量,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CK)差异显著(P<0.05)。每100kg秸秆以风干氨化玉米秸(处理Ⅲ)经济收益最高,为13.5元,比对照组增加净收入5.00元。以上说明,玉米秸秆通过氨化处理可以减少秸秆的营养成分损失,饲喂牦牛可增加采食量和达到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高海拔地区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藏鸡在完全放养、平养和笼养等三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进行的试验,进一步揭示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家禽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以寻求藏鸡较佳效果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77;196.4g、1108.3&#177;157.6g和526.2&#177;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藏生猪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品种、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生态因子圾思想观念等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以推动西藏养猪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EXCEL中的统计功能对畜牧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的具体方法。有t检验中的非配对试验和配对试验,方差分析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两因素无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和有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及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家兔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母兔不象大多数家畜那样有明显的发情期.属应激性排卵,有时会出现母兔假孕现象,一定程度影响兔场生产。因此要谨防母兔假孕。结合在藏东南地区饲养喜马拉雅兔过程中发现造成母兔假孕的原因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就林芝地区养猪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发展养猪生产的具体措施与设想,以保证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促进畜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选用24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在基础饲粮和其它相同条件下,给2组分别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高铜添加剂,进行为期15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Ⅱ组全期平均头增重分别为81.75kg和76.32kg(P<0.01),平均日增重545g和509g(P<0.05);试验Ⅰ组比Ⅱ组少消耗饲料6.03kg,每公斤增重少耗料0.3kg,相对节约饲料8.82%;试验Ⅰ组与Ⅱ组饲料费占生产成本分别为75.81%、76.24%,每头猪多收入74.49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