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自2000年我市建立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以来,以点带面,带动各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截至到2009年,各县(市)区建立了大小面积不等的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20万亩,免耕播种面积45万亩,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66%,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2010年测产数据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112.
钦州市荒废农田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IS定位分析及实地调查采样,研究和分析了钦州市钦南区苏屋村荒废农田的交通条件、灌溉条件、土壤质地、有机质以及速效养分氮、磷、钾基本现状,利用单因子及综合因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单因子评价得出,该区域的3个单元均为N级(不适宜等级),主要制约因子是速效养分钾,其次是磷以及灌溉条件;利用综合因子评价,该区域的3个单元均得86.99分,专家一致认为属于宜耕类。最后依据评价结果针对限制性因子提出建设性建议,并绘出规划图,该研究结果将对钦州市荒废农田的复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就我国当前棉花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就其棉花质量的强化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我国棉花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棉花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大杯蕈袋栽综合农艺性状突出,污染可控,省时省工,适宜夏季栽培。通过对大杯蕈袋式覆土栽培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等,总结出大杯蕈袋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5.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与光热雨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玉溪市元江县开展蔗豆套种技术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宽行1.2m,窄行0.9m)宽行间单行间种大豆的模式最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双孢蘑菇蛛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等,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为双孢蘑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7.
针对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中遇到的问题,对其栽培设施和管理进行了改进,使其生物转化率能够达到10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8.
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江西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江西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9.
通过探明泰山野生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生长的生态环境,采集野生硫磺菌种质资源并进行驯化栽培,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硫磺菌新菌株1个,即硫磺菌泰山-2,其生物学效率为33.38%,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0.
为评定芦竹(Arundo donax)作为牧草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对高0.5 m芦竹的茎、叶、全株及高1 m,1.2 m,1.4 m,1.6 m,1.8 m全株芦竹的营养成分分别进行测定,并收获高1.4 m的全株芦竹进行青贮实验。结果表明:芦竹叶的饲用价值优于茎;高度为1.2~1.4 m的全株芦竹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青贮料pH值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上升,干物质(Dry matter,DM)、粗灰分(Crude ash,Ash)、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下降,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在青贮时间为30 d时含量最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逐渐下降,综合来看,1.4 m全株芦竹在青贮30 d时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芦竹是一种极具饲料开发潜力的牧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