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田草害一直是影响连云港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麦田杂草的种群特点及种群数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文章重点介绍了连云港地区旱茬和稻茬麦田的杂草发生规律、杂草类型以及针对旱茬、稻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72.
为探明潮盐土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系)间的子粒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积累过程,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淮麦33和小麦品系连麦抗1为材料,研究了潮盐土条件下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氨基酸积累量、淀粉含量及灌浆期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连麦7号蛋白质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系),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在3个品种(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系)各氨基酸积累量,以谷氨酸积累量最高。连麦7号18种氨基酸积累量均高于淮麦33和连麦抗1,以脯氨酸差异最大。连麦抗1谷氨酸和苏氨酸积累量高于淮麦33。子粒灌浆期间淀粉含量表现为连麦抗1>淮麦33>连麦7号,其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子粒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不断增加。综合以上结果,在潮盐土条件下,连麦7号的子粒品质优于淮麦33和连麦抗1。  相似文献   
73.
对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烟农19号的特征特性及其在江苏徐淮地区的表现进行了试验分析,并针对其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74.
秦德荣  王龙  李筠  任立凯 《种子》2006,25(8):96-96
连麦2号(9791)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鉴94(73)×鲁麦21为亲本配组,经系普法选育,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专用型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同时通过国家(国审麦2005004)和江苏省(苏审麦200504)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已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申请号为20040372.9,公告号为CNA 001777 E。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15点汇总,平均单产548.0 kg/667 m2,比优质对照藁8901增产7.83%,达极显著水平,比丰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1.25%,不显著;2004~2005年度继续参加试验,16点汇总,平均单产506.5 kg/667 m2,…  相似文献   
75.
对饲料中铅的测定采用不同波长的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2 1 7 0nm波长的灵敏度比 2 83 3nm的增加了一倍以上 ,稳定性能接近。铅作为饲料安全指标 ,其含量较低时 ,采用 2 1 7 0nm谱线更合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本院开展的不同模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疗法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7.
WSSV结构、功能及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已成为养殖对虾一主要病原,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弄清其侵染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基础,而对其侵染机理的阐释则主要是搞清各基因在侵染中的作用及表达调控的特点,这些恰恰是WSSV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对WSSV基因组序列、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