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酚氧化酶原系统是甲壳动物体内与免疫相关的重要功能系统之一,对于甲壳动物的防御反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的组织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在血淋巴、肝胰腺、卵巢和精巢中转录水平较高;在肌肉、表皮和鳃中有较弱表达;而在肠和胃中几乎无表达。此种组织表达特性可能与酚氧化酶原基因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2.
南美白对虾淡化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圆形小水泥池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培育试验,圆形水泥池30m3,其内投放虾苗214.7万尾,平均体长0.5cm,初始盐度14.6‰,以投喂人工饵料为主;共培育10d,出苗153.7万尾,平均体长1.3cm,成活率71.6%。淡化后的虾苗可直接投放于淡水中饲养,省去了池塘淡化标粗阶段,也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池塘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23.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染色体数目众多、形态短小的特征,增大了染色体研究的难度。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克氏原螯虾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一种改进的染色体制备方法,从克氏原螯虾的触角腺中获得了高质量的染色体中期相,并比较了雌雄克氏原螯虾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雌雄克氏原螯虾在染色体数目、染色体配对及分组上是一致的,即雌雄克氏原螯虾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8,核型公式为n=94=61m+19sm+7st+7T。雌雄克氏原螯虾在染色体核型数据上有所差异,雌性克氏原螯虾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0.72%~1.61%,雄性克氏原螯虾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0.58%~1.89%;雌雄克氏原螯虾最大的染色体均是sm型,而雌雄最小的染色体不同型,雄性最小的染色体为T型,雌性最小的染色体为st型;雌雄克氏原螯虾的st型染色体的形态差别最大,但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告了2002年8月至10月,合肥市某奶牛场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介绍了该场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对如何防制牛流行热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一种已给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的病原体.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WSSV囊膜蛋白基因VP31的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引物,PCR扩增得到VP31基因,大小为783 bp.通过引物两端的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连接该基因,然后将其构建到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 BAC HTB上.重组的家蚕杆状病毒转染5龄家蚕幼体内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显示与预期31 kD大小相吻合的蛋白带.用Ni2 柱纯化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肌肉注射克氏鳌虾进行活体中和病毒试验.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囊膜蛋白VP31与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侵染性相关,对病毒的侵染性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判断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发病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从濒死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分离了一株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对分离菌株形态学、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赖氨酸脱羧酶、枸缘酸盐、吲哚、甘露醇、蔗糖、麦芽糖、V-P、纤维二糖为阳性,并对该分离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该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对该分离菌株理化性质和16S rRNA序列综合分析,可判断该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登录号MN733186)。以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了该分离菌株对罗氏沼虾幼虾具有较强致病性,对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曲松、氯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利福平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新生霉素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7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实验结果为罗氏沼虾维氏气单胞菌的病原鉴定及药物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2种方法提取日本沼虾基因组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沼虾的尾部肌肉为材料,采用苯酚-氯仿法和氯化钠法提取日本沼虾基因组DNA,并对2种方法提取的结果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等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日本沼虾基因组DNA浓度分别为3 165.8和396.5ng/μl,OD260/OD280比值分别为1.76和1.63,均能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淡水螺是螺蛳粉的重要原材料。柳州作为螺蛳粉的发源地,在螺蛳粉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淡水螺养殖产量不足的难题。本文对柳州淡水螺产业链的养殖、运输、餐饮等环节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柳州淡水螺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供求关系矛盾、食品安全存疑、运输问题难解、天灾敌害难除、地理位置劣势、技术水平较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加大对当地淡水螺养殖的推广、加大对质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努力创建品牌效应、加大对螺蛳粉的宣传力度,以期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能够发展得更稳、更快、更远。  相似文献   
29.
特异化饵料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4组特异化饵料进行生产试验 ,检测其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结果表明 :生产试验检测的结果和室内外其他实验结果相符 ,以第 1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草鱼出血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的主要流行病 ,发病快、死亡率高。草鱼出血病表面症状与肠炎等相类似 ,给常规鱼病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主要从定量、定性、特异性结合 3个角度对此病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