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动物病毒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毒进入宿主机体后,病毒粘附蛋白(VAP)首先与宿主靶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被吸附到宿主敏感细胞上,然后通过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中,完成脱囊膜或脱壳并进行复制、转录及装配等增殖过程。许多研究通过不同的途径试图寻找可以阻断病毒吸附的抑制剂,已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表明,硫酸乙酰肝素(HS)是细胞膜上许多病毒的特异受体或者辅助受体,用一些可溶性的肝素,如肝素钠、硫酸软骨素可以特异阻断病毒的吸附和侵入。另外,具有糖结合活性的植物凝集素及一些糖类衍生物可以与细胞膜上的某些病毒特异受体糖蛋白结合,从而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和宿主细胞的结合。本文对该领域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对水产动物病毒阻断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采用GSM网络技术,并结合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式粮仓远程测温系统,以实现粮食的安全储备.详细介绍了运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多通道测温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3.
对黑莓品种Boysen和Kiowa果实发育特点及果实糖酸累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莓果实的发育分为迅速生长期、生长停滞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迅速生长期占果实发育时间的15% ~20%,果实迅速膨大,平均果径增长较快,糖酸缓慢累积,糖酸比变化较小或有所升高;生长停滞期占果实发育时间的50%~60%,果重和平均果径增长缓...  相似文献   
84.
杨彩霞  李赟  王崇明  曲朋  黄倢 《水产学报》2013,37(10):1579-1584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是一种能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DNA病毒,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苗种来源的栉孔扇贝样本携带AVNV的情况,以寻找合理的养殖模式和苗种,降低疾病的发生。以扇贝单一养殖的青岛流清河海区和贝藻间养的荣成桑沟湾海区为采样点,每月(2010年3月—2011年4月)定期采集2个海区野生苗养殖和人工苗养殖的栉孔扇贝样品各10只,共得到扇贝样本480只。取扇贝外套膜组织,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检测扇贝感染AVNV的情况,并对2个海区2类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2个海区的2类栉孔扇贝体内均检测到AVNV,流清河海区野生苗和人工苗养殖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21.1%和18.9%,桑沟湾海区2类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11.1%和5.6%;2个海区AVNV感染扇贝均集中在7、8月份,其中,流清河海区最高可达80%,桑沟湾海区最高仅40%。研究表明,贝藻间养和选用人工苗能有效减少AVNV对养殖扇贝的感染,是控制养殖扇贝发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5.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水产学报》2015,39(10):1549-1557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Vibrio atypicus),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不同生长时期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是同步的。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低pH和高温对菌株9A-7的去除率影响较小,而高pH对菌株9A-19去除率影响较小。当氨氮浓度为50mg/L,温度为25℃、盐度为30‰、pH为7.5时,培养至24h菌株9A-7和菌株9A-19除氨率分别高达74.67%和90.67%。这些结果为2株筛选菌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开花期渍水对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江汉平原小麦抗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适宜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小麦品种襄麦55和扬麦23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 (纯氮135 kg/hm2)、N2(纯氮180 kg/hm2)],用盆栽方法于开花期进行7 d渍水试验,分析小麦旗叶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旗叶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旗叶SPAD值降低8.61%~39.78%,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4.49%~12.24%,降低幅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渍水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贡献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5.39%~58.37%、6.04%~21.88%、8.94%~29.32%。在渍水期间(花后0~7 d)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41.81%~63.50%;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21.89%~62.15%。花后7~21 d表现为硝态氮含量升高,铵态...  相似文献   
87.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88.
为选育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早熟株,了解其繁殖力,为早熟弱毒活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试验运用球虫的单卵囊分离技术得到一株E.necatrix(P0),并对其进行了早熟选育,得到了E.necatrix早熟株P8。P0和P8分别以0.05×104、0.1×104、0.5×104和1×104个/只的剂量接种11日龄雏鸡,接种后第7~13天每天检测粪便中的卵囊产量。结果表明,P0与P8均为接种0.5×104个/只的卵囊产量最大;P8的繁殖力是P0的55%;P8的卵囊高峰期较P0有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89.
为进一步优化百合离体培养条件,以亚洲百合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鳞片部位、不同激素配比对亚洲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内层下部分化率最高,鳞茎中层下部鳞片污染率低,是亚洲百合适宜选取的外植体材料。6-BA 0.5mg·L~(-1)+NAA 0.1mg·L~(-1)鳞片分化率最高为75.00%,鳞片分化数最高的激素配比为6-BA 2.0mg·L~(-1)+NAA 0.1mg·L~(-1),分化数为3.05。在6-BA和NAA配合使用的情况下,6-BA 2.0mg·L~(-1)+NAA 0.1mg·L~(-1)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数为13.4个。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理想激素浓度配比为MS+6-BA 2.0mg·L~(-1)+NAA 0.1mg·L~(-1)+PP_(333)4.0mg·L~(-1)。  相似文献   
90.
临泽县凹凸棒石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临泽县凹凸棒石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临泽县凹凸棒石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临泽县凹凸棒石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