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89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59篇
  94篇
综合类   792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01.
为探究仿刺参表皮再生的机制和再生修复过程中的表皮细胞来源,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β1整合素,α6整合素,角蛋白19 (ck19) 3种表皮干细胞标记物在仿刺参正常及创伤后再生不同时间段的体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k19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仿刺参体壁中均呈阳性,并且随着再生的进行,阳性细胞数量和分布区域均有变化。创伤第1天阳性细胞向创伤面上缘迁移,细胞数量同对照组;第3天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第5天阳性细胞数量最多;第7天阳性细胞数量有所下降;11天、13天阳性细胞的数量较第7天稍有增加;第19天阳性细胞数量同对照组,但排列很分散。β1整合素和α6整合素在正常及创伤后再生的体壁中均未见阳性信号出现。结合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被ck19标记的细胞是参与仿刺参体壁表皮再生的干细胞和短暂扩增细胞,仿刺参表皮再生的机制属于新建再生。  相似文献   
902.
营造一个优雅的校园环境,不仅需要优秀的规划设计,恰当选择植物材料同样重要.在概述校园绿化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校园绿化及校园绿化中植物选择的原则,从校园的4个功能分区及校园道路绿化入手,阐述了各个分区的规划及植物配置的内容.并论述了校园绿化对教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3.
化学融雪剂胁迫对翠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虎亮  乔聪  李霞  侯建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044-2046,2051
选用吉农大红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 Nees cv.Jinongdahong)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处理水平化学融雪剂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化学融雪剂胁迫处理水平的增大,翠菊体内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在增大,且含量均高于正常情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然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化学融雪剂0.10%处理水平时活性最低,各处理SOD活性低于正常情况;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化学融雪剂0.20%处理水平时达到最大值,但当化学融雪剂处理水平继续增加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04.
将体质量为(5.72±0.23)g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分别饥饿0、3、6、9、12d(分别记为c、s3、s6、S9、S12)后再饱食投喂至30d,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海胆的代谢率、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s3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s6、s9、S12组在恢复投喂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代谢率均维持较低水平,而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在恢复投喂初期出现高峰。这说明S6、s9、S123个试验组海胆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这种补偿生长是再投喂后海胆通过降低代谢率及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05.
物元模型在整理期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评价方法中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参考农用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引入物元评价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与其他决策方法相比,评价结果准确、一致,且评价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结果更科学、更可靠。  相似文献   
906.

通过改性纳米TiO2,并对其进行表征后将改性后的纳米TiO2添加到壳聚糖复合保鲜膜中,以期提高复合膜的性能及抑菌效果,延长复合膜对果蔬的保鲜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TiO2的晶型和结构发生一定变化,添加到保鲜膜中后,优化复合膜比空白膜的透CO2系数降低了24%,透水率降低了65.5%,抗拉强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99%、57.89%和50%,紫外光区透光率得到改善,抑菌作用被增强,纳米TiO2复合保鲜膜对果蔬的保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907.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八盖乡地区近40年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年航空像片和1999年、2011年ETM+数据,利用决策树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八盖乡地区关星冰川、麻果龙冰川、若果冰川、江普冰川和那龙冰川的冰川边界,研究了上述5条冰川近40 a进退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70—2011年间,研究区5条冰川整体呈萎缩态势,冰川总面积减小了216.52 km2,其中1970—1999年各条冰川退缩速率(面积和末端)均大于1999—2011年,冰川退缩具有减缓的趋势,分析研究区附近气象资料可知,降水增加是冰川减缓退缩的主要原因。近40 a来研究区5条冰川面积退缩速率和冰川末端海拔呈反相关关系,冰川面积退缩速率随冰川末端海拔升高而降低,江普冰川的末端海拔最低,为3 179 m,其退缩速率最大为 1.75 km2/a,关星冰川末端海拔最高,为4 276 m,其退缩速率最小为0.38 km2/a。依据丁青站温度和降水数据,对研究区未来十几年冰川变化情况作初步预测,认为研究区冰川将处于加速退缩状态。  相似文献   
908.
无土栽培采用营养液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结合环控技术能合理调节作物生长的光、温、水、气、肥等环境条件,充分发挥作物的生长潜力。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09.
以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测叶面积指数(LAI)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滁州市森林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关系并建立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0.01显著水平下,地面LAI和NDVI、RVI、SAVI的相关性分别为0.899、0.868、0.853;以NDVI为自变量构建的指数函数关系模型与LAI相关系数最高,相关性达0.839,LAI预测精度达78.96%;以NDVI、RVI、SAV为自变量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LAI相关性达0.917,LAI估测平均精度达83.36%,符合森林资源监测要求。研究结果为使用遥感数据进行滁州市大面积森林质量监测、森林分布变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10.
魏晓东  李霞 《核农学报》2016,(11):2104-2111
为揭示不同粳稻品种成熟胚的愈伤诱导特性,以17个优质高产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比较其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率,并对出愈率较高(宁9213)和较低(南粳41)的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状态、细胞的结构及其蛋白组分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不同激素组合中愈伤诱导率高低顺序为:2,4-D+KT2,4-D+6-BA2,4-D+KT+6-BA。宁9213在2种培养基(2 mg·L-12,4-D+0.3 mg·L-16-BA和2 mg·L-12,4-D+0.3 mg·L-1KT)中愈伤的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南粳41,二者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中的诱导率高于添加6-BA的诱导率。仅添加了KT和6-BA 2种激素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超微结构差异不大,均表现为细胞间排列较紧凑,细胞质浓厚,具有大的细胞核和核仁,核膜完整,具有较多的线粒体和较少的质体。南粳41在添加了KT的培养基中愈伤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在添加了6-BA的培养基中细胞处于衰老状态。蛋白质组分分析显示,宁9213缺失了59 k D蛋白,而南粳41缺失了70 k D蛋白,但不同培养基诱导对两者愈伤组织的蛋白组分影响不大。因此,品种间成熟胚出愈率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基因型品种成熟胚对外源激素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其愈伤组织细胞生理功能、衰老速度以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水稻成熟胚愈伤诱导的规律,并利于加快水稻基因改良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