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乌鳢,又名乌鱼、黑鱼,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除瘀生新、滋补调养之功效,被视为“鱼中珍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保证水产品质量已提到了渔业生产的重要日程。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乌鳢亲鱼池塘培育的一些技术要点,从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放养和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22.
肉龟(学名小鳄龟)是近几年新引进的淡水良种龟,其肉质细腻香酥,营养价值远远超过猪、牛、羊肉。它全身是宝,肉、肝、胆、血、骨均具多种药用保健功效。皮可以制作成名贵手提袋,皮包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其常规养殖技术已有报道,以下介绍其绿色高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3.
半胱胺是动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以丰产鲫为试验对象,从对丰产鲫生长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方面作对比试验,试验证明:饵料中添加半胱胺对丰产鲫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养殖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化,人们对河蟹的养成规格以及色泽、口味和其他卫生指标都有了更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传统植物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降低养殖排放水污染,采用在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浮床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的方法构建强化生态浮床,研究了该强化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用强化生态浮床净化水体16d时,对总氮(TN)、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57%、68.52%、77.05%、71.17%、47.22%,均显著高于凤眼莲组和生物陶粒组(P0.05);经强化生态浮床净化后的养殖水体中,TN、TP水平分别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排放水一级标准(SC/T9101—2007),NH+4-N浓度降至0.20mg/L以下,NO-2-N浓度降至0.01mg/L以下。研究表明,强化生态浮床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6.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pH、总碱度、总硬度、含盐量呈抛物线关系。在pH7.75~8-75,总碱度3.5~6mmol/L,总硬度9.5~14.5mmol/L,含盐量2.3~3.7g/L时,浮游植物发生机会最多,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27.
摘要:利用室内试验与池塘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菌原液对海参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EM菌对水体的溶解性固体(TDS)、电导率(cond)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ORP)、DO、透明度(SD)(p<0.05):其中以Ⅳ组(4*109cfu/m3)效果最好,分别平均增加3.39%(试验箱)和8.38%(试验池)、26.20%(试验箱)和18.58%(试验池)、54.69%(试验池);pH各试验箱间缓慢下降,但差别不显著(p>0.05),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下降3.94%,均值为7.79,仍在适宜范围内。 关键词:EM菌; 海参养殖; 水体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随着多元化生态养殖技术等渔业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的空间资源,以"上花下渔"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改善了温室养殖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节约淡水资源,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黄301、齐黄34、徐豆13和徐豆18等,其中春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新6号、台湾292和苏奎3号等,夏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豆18号和通豆6号等品种。鲜食玉米可选择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青贮和籽粒玉米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种植4行大豆的模式进行种植生产。【结果】本次实践种植统计中玉米产量与单独玉米种植所获产量相当,大豆每公顷的多收产量达到1864.2kg,每公顷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增收效益达到39.27%。【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创建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效率,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于空间资源、光照资源以及水肥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省域范围内不同气象因子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 2010-2019年陕西省6个烤烟主产区C3F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和对应采样点的气象资料,通过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灰色关联等方法探讨主要气象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产区的气象条件差异较大,其中生育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表现尤为明显,咸阳产区生育期气温最低(为18.6 ℃)、安康产区生育期气温最高(为24.4 ℃),汉中产区生育期降水量最高(为689 mm),咸阳产区生育期降水量最低(为473 mm);安康、汉中、商洛和宝鸡4个烤烟产区的C3F烟叶烟碱含量为2.12%~2.32%,处于适宜水平,咸阳和延安产区烟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各产区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与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碱比和糖碱比与生育期平均气温及伸根期和旺长期的相对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烤烟生育期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陕西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