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水产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研究水产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式,研究了水产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以促使学生思想、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2.
黄鳝配合饲料中蚯蚓含量对其摄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芳  杨代勤 《内陆水产》1999,24(3):21-21
黄鳝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养殖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在发展黄鳝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工配合饲料还未根本解决,从而限制了黄鳝的养殖生产。在研究黄鳝配合饲料中,我们发现对饲料的喜食性与添加的引诱物质———蚯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为此,专门研究了蚯蚓添...  相似文献   
83.
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强,疾病少,能在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环境中生长,对水质要求不高。小龙虾分布很广,在我国遍布长江流域的每一个角落。近些年来,大量出口欧美,国内  相似文献   
84.
选择常用的四种鱼用诱食剂天科宝、四达、肝贝素和碧香源,进行了对黄鳝的诱食活性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科宝、四达、肝贝素和碧香源都能有效诱导黄鳝摄食,天科宝的添加量为4.0‰,四达的添加量为2.O‰,肝贝素的添加量为3.0‰,碧香源的添加量为4.0‰时,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并且在饲料中添加以上4种诱食剂养殖黄鳝,能显著促进黄鳝生长,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85.
以体重为(9.86±0.82)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试验对象,以白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设计10%、15%、20%、25%、40%共5个蛋白水平梯度的等能饲料,探讨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生长、性腺发育和性逆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黄鳝的体重、肥满度、日增重、净增重和成活率都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黄鳝的性腺指数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蛋白含量饲料组中,间性和雄性比例明显高于高蛋白含量组,表明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的性逆转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精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选用初始体质量平均16.7 g、体长平均10.8 cm的黄颡鱼幼鱼,分别设置初始密度为125 000尾/hm~2(D1)、100 000尾/hm~2(D2)和75 000尾/hm~2(D3)的3种养殖密度,在精养池塘中进行142 d的养殖和水质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组均属绿藻型池塘,且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丰度增幅均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上显示出了较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均随养殖密度升高而呈递增趋势,但均未达到重污染水平,表明放养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饵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成活率变化不大,均在90%以上。其中特定生长率在D1、D2和D3各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增重率、肥满度和饵料系数在D1和D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黄颡鱼生长指标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的最适放养密度为D2(100 000尾/hm~2)。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稻田常用农药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幼鱼的毒性效应,以体质量(0.03±0.01)g的黄鳝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7.0±1.5)℃、p H(7.75±0.25)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4种有机磷农药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氧乐果、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的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190、67.350、5.058、13.622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0、60.954、3.981、6.993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42、55.804、3.404、3.3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61、51.286、2.992、2.308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695、14.978、0.740、0.55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氧乐果、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黄鳝幼鱼而言属中等毒性农药,而乙酰甲胺磷则属低毒性农药。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有效微生物群落(EM)对黄鳝生长、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饲料中添加EM后,对黄鳝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饲料中EM的添加量逐渐增加,黄鳝的生长速度会加快,当添加量达到2.0%时,黄鳝的生长速度最快。饲料中添加EM后,能有效降低养殖黄鳝的饲料系数,节约养殖饲料成本。EM对黄鳝肌肉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当黄鳝摄食不同含量的EM饲料后,其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存在差异,EM能提高肌肉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脂肪含量。但对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1梅花斑状病 此病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防治方法是: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预防。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日即可治愈。2锥体虫病 是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引起的。锥体虫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黄鳝感染此病后,大多数贫血,身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中间寄主;(2)用2%~3%的食盐水或 0. 7×10-6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泡鳝10分钟左右,均有效果。3隐鞭…  相似文献   
90.
黄鳝饲料中蚯蚓含量对其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芳  杨代勤 《饲料研究》1998,(10):30-30
黄鳝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养殖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在发展黄鳝规模养殖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工配合饲料还未解决,从而限制了黄鳝的养殖生产。在研究黄鳝配合饲料中,发现黄鳝对饲料的喜食性与添加的引诱物质蚯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为此,专门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蚯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