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0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冷冻干燥法,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制备恩诺沙星微胶囊制剂。抗紫外和热稳定性试验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均有抗紫外和热稳定性能。其中,羧甲基纤维素与恩诺沙星、淀粉与恩诺沙星包埋质量比为1:1、1:2时,微胶囊表现出显著的抗紫外作用(P〈0.05);羧甲基纤维素与恩诺沙星、淀粉与恩诺沙星包埋质量比为2:1、1:1、1:2时,微胶囊表现出极显著的热稳定性(P〈0.01)。羧甲基纤维素的抗紫外和热稳定性均优于淀粉,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23.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杨先乐,周剑光,柯福恩,贺路,艾晓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暂名)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不仅来势猛,传染快,而且危害大。由于该病的流行,使不少鳖养殖业者蒙...  相似文献   
24.
编者按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鳖用药物杨先乐,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鳖,俗称甲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这些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鳖的资源量锐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使鳖的价格不断上涨,其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然而,跟其他任何一种养殖的经济动物一样,随着养殖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明确中华绒螯蟹黑鳃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黑鳃病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利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以K-B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黑鳃病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共分离获得4株疑似病原菌株(C1、C2、C3和C4),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仅C1菌株感染中华绒螯蟹后出现死亡,死亡率达90%,且试验中华绒螯蟹出现黑鳃、肝胰腺呈浅黄色的病症,与自然发病的症状基本一致.依据C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C1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其对健康中华绒螯蟹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85×105 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1菌株对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等9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3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结论]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可引起中华绒螯蟹黑鳃病,且对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强毒力,实际养殖生产中可选用新霉素、多西环素等渔用抗生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6.
16萎瘪病【别名】干瘪病,萎瘦病,水鼓病,水肿病。【病因】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如饲料营养缺乏、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比例不当造成的营养失调;因池中残饵或排泄物增多,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鳖轻度中毒而拒食,造成萎瘪;鳖的种质下降,孵出后个体较小,摄食能力弱,常吃不饱;患有某些慢性病,鳖的食欲不好等。此外,也有人认为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寄生,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症状】病鳖背甲骨骼外凸明显,轮廓清晰可见,枯瘦干瘪,体表暗黑色,失去光泽;腹甲柔软发红,亦可见明显的肋骨轮廓;裙边向上卷缩,边缘呈刀削状。有的病鳖四肢基部…  相似文献   
27.
12.白斑病【别名】白点病,毛霉病,豆渣病,白霉病【病因】该病的病原是一群由真菌与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体。细菌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真菌性病原目前尚未确定,川崎义一认为,它是毛霉菌属的一种毛霉。据研究,苗种过频搬动,各种原因造成的体表...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不同水温(16℃、25℃)、不同给药剂量(10 mg/kg、20 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肌注、口灌)等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药物在蟹血淋巴中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16℃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96.818 mg/(L.h),Cmax6.54μg/mL,t1/2α0.851 h,t1/2β95.415 h;25℃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68.457 mg/(L.h),Cmax7.12μg/mL,t1/2α0.58h,t1/2β88.833 h;25℃时以2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55.612 mg/(L.h),Cmax11.045μg/mL,t1/2α5.239h,t1/2β88.378 h;25℃时以10 mg/kg剂量口灌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86.525 mg/(L.h),Cmax3.469μg/mL,t1/2α8.071h,t1/2β61.842 h。不同条件下,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恩诺沙星的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各种给药条件下的蟹血淋巴中均能检出,但含量均处于较低值,且药-时数据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表明恩诺沙星在蟹体内只有极少部分代谢为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29.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细胞色素P450 3A(CYP3A)cDNA序列长1 849 bp,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542 bp,1个终止密码和含polyA信号3'UTR; ORF编码514个氨基酸,含信号肽(29 aa),2个跨膜螺旋区(23 aa,23 aa),血红素结合域(21 aa)和6个底物识别位点(SRSl-6);与其他脊椎动物CYP3A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60% ~ 92%.用实时定量PCR和分光光度计法分别研究了草鱼肾细胞系(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kidney cell line CIK)中利福平(rifampicin,RIF)诱导CYP3A基因表达和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采用红霉素脱甲基酶活性法测定CYP3A的活性.结果显示,诱导组CIK细胞中CYP3A mRNA表达量在8最高,而CYP3A酶活在10h最高;CYP3A mRNA和酶活性与对照组均具显著差异性(P<0.05).CYP3A转录水平先于相应酶活变化表达,且转录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酶活性,这很可能反映了RIF对CYP3A的诱导主要作用于转录水平而不直接作用于酶活,本研究旨为药物对CYP3A转录调控和活性调节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渔药代谢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渔药基础理论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药基础理论及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跟不上生产实践的需要,是导致渔药滥用、错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一系列水产品药物安全事件集中暴露出我国渔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加强渔药基础理论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对提升渔药产业水平、提高出口水产品竞争力、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