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21.
试验结果表明:水中异养细菌为2.3×103-1.1×105cfu/m l,其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一致;弧菌为5.0×103-6.6×103cfu/m l,其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不一致,规律性不强。沉淀池泥中异养细菌为7.6×104-6.7×105cfu/g,弧菌为1.6×103-5.4×103cfu/g,反硝化细菌为2.5×102-3.2×104MPN/g,反硫化细菌为35-4.9×105MPN/g;温度高时,沉淀池泥中反硫化细菌占总异养菌比例最高,反硝化细菌次之,弧菌最小。从异养细菌的数量来看,沉淀池水质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因此,温度一旦升高,水中细菌会急剧增加,造成水质恶化,产生有毒的H2S、NO2-等物质,不利于菲律宾蛤仔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2.
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最佳运输时间及放养方式,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其稚贝与成贝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气温为25℃时,中国蛤蜊稚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6.4、20.4、14.4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29.2、21.9、14.6 h;气温为15℃时,中国蛤蜊成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53.2、35.8、18.3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124.6、95.7、66.8 h。2)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淡水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中国蛤蜊稚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9.0、6.6、4.2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15.3、10.8、6.4 h;中国蛤蜊成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9.4、17.0、4.6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52.3、28.9、5.6 h。本研究表明,四角蛤蜊耐干露和淡水浸泡能力总体上要强于中国蛤蜊。  相似文献   
223.
总氨、亚硝酸氮及养鲍污水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因子总氨氮(TNH3-N)、亚硝酸氮(N02^--N)试验表明,当养鲍用水中非离子氨氮(NH3-N)为0.035mg/L以下或N02^--N为0.8mg/L以下时,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幼鲍的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NH3-N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引起幼鲍生长速度减慢5%的浓度)为0.103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045mg/L。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水中TNH3-N、N02^--N对幼鲍生长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只是简单的相加作用。经回归表明,养鲍自污染水中,NH3-N是影响幼鲍生长的主要因子,它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为0.022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0lmg/L,均比单因子试验结果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24.
本试验用10日龄成都白鸡研究了12%菜籽饼(RSM)饲粮添加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对雏鸡生长的效应。四周的试验结果证明:在12%的RRM饲粮中添加赖氨酸或/和蛋氨对增重、饲料利用率影响不大。同时添加赖氨酸和精氨酸对提高增重的效果一样,但前者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与豆饼饲粮组一样的水平。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对雏鸡生长性能有微弱的不利作用。添加氨基酸并不能改善RSM对甲状腺、肝和肾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5.
 试验A采用 2 4头平均体重 6 .10± 0 .4 0kg的 2 8± 1日龄断奶杜×长大杂交仔猪 ,分成 4个处理组 ,在低铜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组胺 0、6 0、12 0、180 μg·kg-1BW (按每公斤体重折算用量 ) ,在断奶后的前 2周及第 3周内 ,添加组胺 6 0 μg·kg-1BW组比对照组提高仔猪日增重 15 .8%、9.5 % (P <0 .0 5、P <0 .10 ) ,而添加 180 μg·kg-1BW组胺则有降低仔猪日增重和增加结肠大肠杆菌数量趋势 ,仔猪腹泻率也有上升。添加组胺提高了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 ,降低了胃内容物pH值 ;其中添加 6 0 μg·kg-1BW组胺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在试验B中 ,采用 12头平均体重 6 .85± 0 .35kg的 2 8日龄断奶杜×长大杂交仔猪 ,在高铜基础饲粮中添加组胺 6 0μg·kg-1BW ,在断奶后前 2周及第 3周内 ,提高仔猪日增重 9.8% (P <0 .0 5 )、7% (P <0 .10 ) ;提高了仔猪胃酸分泌量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 ,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添加 6 0 μg·kg-1BW组胺 ,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降低胃内容物 pH值 ,提高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减轻腹泻 ,提高仔猪日增重。  相似文献   
226.
试验用谷胱甘肽(GSH)合成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降低雏鸡体内GSH水平,研究了GSH水平对亚硒酸钠硒利用的影响,及其与GSH—Px活性之间的关系。B.S.O经腹腔注入雏鸡体内后,明显地抑制了细胞内GSH的合成。血浆、肝脏GSH—Px活性随GSH降低而升高,肝脏GSH含量与血浆、肝脏GSH—Px活性呈负相关。注射不同硒水平硒和2mM/kg体重B.S.O组雏鸡肝脏GSH—Px活性高于相应硒水平组。在6ppmse水平,注射2mM/kg体重B.S.O,雏鸡肝、硒心聚集,呈多个小灶性坏死,表现出硒中毒症状和死亡(2/6)。GSH水平的降低似乎提高亚硒酸钠硒(se~(+4))生成GSH—Px的效能。  相似文献   
227.
为了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中草药中的重金属镉元素含量,从而提供3种中草药中镉含量的数据,并对其中镉含量是否超标提供数据参考,采用湿法消解(HNO3、HClO4混酸),以双硫腙为显色剂,用酒石酸钾钠、盐酸羟胺联合掩蔽,用OP乳化剂增色增溶,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最佳吸收波长为537 nm,NaOH 的用量为5.00 mL,显色时间为20 min,显色剂的用量为15 mL;川芎中镉含量为0.254μg/g,黄连中镉含量为0.045μg/g,地黄中镉含量为0.195μg/g。结果表明,镉含量大小依次为:川芎>地黄>黄连,其镉含量都符合我国制定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镉≤0.3μg/g),3种中草药中镉的回收率在95.0%~99.0%之间,表明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28.
用24头(14&#177;2)日龄断奶的约克&#215;梅山杂交猪,体重为(2.87&#177;0.08)kg,设一哺乳仔猪对照组,研究了断奶后头两周饲喂牛初乳(100%牛初乳、60%牛初乳、60%牛全脂牛奶粉、非乳饲粮)对仔猪被动免疫、体内IgG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比例牛初乳(100%),有微量牛IgG(5.31&#215;10^-4mg/mL)转移进入28日龄仔猪体内,同时牛初乳还可提高仔猪体内IgG的合成,增强主动免疫力。  相似文献   
22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处理甘蔗渣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方法]试验选择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未发酵甘蔗渣、发酵甘蔗渣1(添加0.3%乳酸杆菌(含量≥10×108CFU/g)青贮发酵甘蔗渣)和发酵甘蔗2(添加0.3%菌种组合(菌种组合以酿酒酵母菌(含量≥4×108CFU/g)、黑曲霉菌(含量≥2×108CFU/g)、米曲霉菌(含量≥2×108CFU/g)、乳酸杆菌(含量≥2×108CFU/g)按2:1:1:1配制)和0.1%纤维素酶(酶活≥2万IU/g)进行菌酶协同发酵甘蔗渣)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结果]结果表明:1)干物质基础上,未发酵甘蔗渣和两种发酵甘蔗渣在DM和粗脂肪(EE)水平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酵甘蔗渣2的粗纤维(CF)、NDF、ADF和酸性木质素(ADL)水平显著低于未发酵甘蔗渣和发酵甘蔗渣1(P<0.05)...  相似文献   
230.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地理群体的3龄菲律宾蛤仔(Pp莆田群体、Dp大连群体、Tp东京群体)进行了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地群体菲律宾蛤仔子代的上选组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菲律宾蛤仔的选择反应(R)和现实遗传力(hR2)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减小,即R幼虫培育期0.804±0.084>稚贝期0.705±0.039>养成期0.671±0.024;hR2幼虫期0.458±0.051>稚贝期0.402±0.025>养成期0.382±0.013。从总体水平上分析,菲律宾蛤仔R为0.726±0.1074,莆田群体、大连群体、东京群体的R分别为0.758±0.101、0.690±0.049、0.732±0.059;hR2为0.414±0.044,莆田群体、大连群体、东京群体的hR2分别为0.432±0.058、0.393±0.028、0.417±0.033。地理群体间的R和hR2次序为莆田群体>东京群体>大连群体,且彼此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