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31.
应用改良柠檬酸铅法、Tris-Malcate法和Dermer氏保存磷脂的固定方法,分别研究了山羊卵母细胞发育、受精和老化过程中硷性磷酸酶(Alpase)、酸性磷酸酶(Acpase)和磷脂的超微结构定位和含量。结果表明,a.碱性磷酸酶主要定位于MV.卵皮质和伸入到卵母细胞内的颗粒细胞突起上;生长卵母细胞的硷性酸酶活性很强,排卵后活性减弱,受精卵中无Alpase活性。b.排卵24小时后卵母细胞内开始出现Acpase阳性的髓样小体,并随卵老化而逐渐增多。c.卵母细胞脂滴内磷脂含量很少,且恒定;MV、ZP、质膜和Mi上都含有许多磷脂;生长卵母细胞MV和质膜上磷脂多,排卵后减少;受精卵质膜和Mi膜上磷脂明显增多。文中讨论了酶和磷脂变化与卵母细胞生理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inhibitoryfactorreceptor,LIFR)和gp130在月经周期猕猴卵巢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F、LIFR和gp130在猕猴卵巢内的表达量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变化,LIF及其受体在增殖期卵巢内的表达量高于分泌期的卵巢。LIF及其受体在原始卵泡、腔前卵泡和有腔卵泡的卵细胞内表达量均较高,在颗粒细胞、卵泡膜、卵巢生殖上皮和卵巢基质中有少量表达,而在闭锁卵泡、退化的黄体和卵巢髓质中未见表达。LIF及其受体在猕猴卵巢内的表达可能受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所调控,LIF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在猕猴卵泡发育及排卵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杨增明 《畜禽业》2012,(8):80-81
<正>2010年6月23日,笔者接到辖区某猪场电话,称饲养的猪中个别猪嘴筒歪,有时打喷嚏流血,患猪长势较慢,要求派员诊治。该场育肥舍圈存生猪215头,其中7号、9号圈共存21头猪,有6头猪打喷嚏,墙壁、料槽、睡坝有血迹,有4头出现歪嘴。饲养的56头母猪  相似文献   
34.
杨增明 《畜禽业》2011,(9):28-29
由泔水经处理后可以饲喂畜禽,但目前采用的高温处理泔水程序尚存在诸多弊端。应用微生态制剂处理泔水喂猪技术,可实现猪仔健康、病少、环境中恶臭苍蝇消除、不耗燃煤的低碳环保绿色养殖。通过试验,培育筛选出了处理泔水的微生态制剂,提炼出了一套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指出了应用此技术应把握的几个原则和应转变的几个认识观念。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加强泔水猪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猪肉产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5.
家畜胚胎着床的分子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着床的成功进行,需要胚胎和母体之间进行密切的分子对话和精密的信号协调.母体和胚胎来源的类固醇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整合素及其配体,在家畜的胚胎着床及其母体妊娠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正>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某规模化猪场疑似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猪和死亡时间小于12h的猪,无菌采集病猪心血、心积液、肝脏作病原分离。1.2试剂与试验动物结晶紫、革兰氏碘溶液、石炭酸复红、血清LB琼脂、10%甘油生理盐水等;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  相似文献   
37.
本实验以花蟾蜍后肢芽期的蝌蚪为材料,研究了氨水及醋酸处理引起皮肤细胞发生类坏死后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与正常皮肤相比,发生类坏死后,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上及细胞间连接复体处的酶活性明显减少;表面细胞与基底细胞及基底细胞间的细胞间隙内,酶活性明显增强,表皮细胞下胶原纤维上的酶活性也显著增加。这些变化在醋酸组稍强于氨水组。笔者认为细胞间隙内及胶原纤维上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皮肤片感受性提高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8.
1.H—Y抗原法krco及Goldberg在1976年首先用H-Y抗原鉴定胚胎的性别。他们从C57BL/6纯系雌鼠中收集各细胞期的胚胎,经链霉蛋白酶处理除去透明带,然后将这些无带的胚胎置于含有豚鼠补体的稀释H-Y抗血清中孵育,按溶解与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大约有一半的10到16细胞期的胚胎发  相似文献   
39.
哺乳动物精子性别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鉴定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精子性别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这一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最常用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是流式细胞分选法,此法依据X-精子及Y-精子DNA含量的不同将两种精子分开,还可以用作分类后精子物检验。因流式细胞分选法存在一些不适于大规模应用的缺陷,人们希望能依据分类后的精子之间的对比研究找出特异的蛋白制成抗体,设计出高效免疫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40.
猪精液液态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猪的人工授精主要使用液态保存精液 ,此法保存精子的存活率高、功能受损较小、授精繁殖率较高且操作简便。体外液态保存猪精液时 ,不仅要注意猪精子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特性 ,还要考虑酸碱度、离子的种类和强度、渗透压、过氧化损伤和微生物污染等对精子的影响 ,要向稀释液中添加各种保护成分 ,维持精子的存活和功能。目前主要是比较和改进各种稀释液 ,建立准确的精子质量评价方法 ,提高受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