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试验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蛋氨酸[晶体蛋氨酸(MET)、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包被蛋氨酸(CAP)、棕榈酸甘油酯包被蛋氨酸(TPA)、树脂包被蛋氨酸(RES)和羟基蛋氨酸(MHA)],评价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以晶体蛋氨酸为对照组进行50 d的养殖试验。分别在第28 d和50 d时,取对虾肝胰腺测定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对晶体蛋氨酸在肠道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以改善晶体蛋氨酸和蛋白质结合态蛋氨酸的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通过对幼建鲤(11.37±0.55g)投喂不添加和添加VA的两组试验饲料,研究VA缺乏对幼建鲤生长、组织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VA缺乏组(添加0IU/kg)幼建鲤的成活率、投喂量、增重、净蛋白质沉积率、肥满度、肝胰脏指数、肝胰脏VA含量、肠道皱襞高度均显著降低,说明VA是维持幼建鲤组织以及形态正常生长的必需营养素。  相似文献   
73.
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血浆生化指标、肝/肌糖原的影响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本实验以不同食性的吉富罗非鱼、卵形鲳鲹和军曹鱼为研究对象,糊精为糖源,三种鱼各设置低、中、高(CL、CM、CH;吉富罗非鱼:20%、30%、40%;卵形鲳鲹:13%、26%、39%;军曹鱼:12%、24%、36%)3个不同饲料糖添加水平,依次为进行8周的饲养实验并进行葡萄糖注射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系数随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以CL组最高(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最高值均出现在CH组中,显著高于CL组(P<0.05)。卵形鲳鲹和军曹鱼CH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则均为CM组显著最高(P<0.05);三种鱼饲料系数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均以CM组最低,分别为1.47(吉富罗非)、1.61(卵形鲳鲹)和1.49(军曹鱼)。饲料中不同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饲料中糖水平的上升,罗非鱼CH组糖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卵形鲳鲹和军曹鱼CH组血糖、胰岛素、肝/肌糖原、甘油三酯均为最高;军曹鱼CM组肝/肌糖原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耐受实验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1)卵形鲳鲹组和罗非鱼组在1 h血糖水平达峰值(P<0.05),并且均在12 h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而军曹鱼组在3 h达血糖峰值后直至24 h才回到注射前水平。(2)军曹鱼组与罗非鱼组血浆胰岛素水平缓慢上升,至3 h达最高水平(P<0.05),而卵形鲳鲹组在1 h内显著下降(P<0.05)。(3)卵形鲳鲹组与罗非鱼组肝糖原水平缓慢上升,分别在3 h、6 h达峰值(P<0.05),而军曹鱼组在1 h内呈下降趋势。(4)罗非鱼组与卵形鲳鲹组甘油三酯水平分别在3 h、6 h达峰值(P<0.05),而军曹鱼组在1 h内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饲料糖水平对对三种食性鱼类生长、糖代谢生化指标、葡萄糖利用和耐受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杂食性罗非鱼可比肉食性鱼类更好地利用膳食糖物质。葡萄糖耐受能力则以杂食性吉富罗非鱼为最强,卵形鲳鲹次之,军曹鱼葡萄糖耐受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74.
在盐度为4、钠钾比为41.6的低盐井水环境下, 选取720 尾初始体质量为(0.32±0.006)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随机分成6 , 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钾离子(KCl作为钾离子的添加形式, 分别记为D0D1D2D3D4 D5), 探讨饲料中不同钾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氮代谢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钾水平的增加, 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D2组最高(P<0.05), 但与对照组相比不显著, 蛋白质效率以D1组显著最高。体钾含量在各处理组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 D1组最高, D5组最低(P<0.05)。同时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饲料中钾含量的增加均呈显著的先降低后上升趋势(P<0.05), 其中排氨率以D2组最低, 耗氧率以D3组最低, 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精氨酸酶活性呈峰值变化趋势, 其中以D1组最低(P<0.05)。各实验组血清Na+Cl-含量呈显著的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 Na+含量以D1组最低, Cl-含量以D1D2组最低。而鳃丝Na+-K+-ATPase活性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 D3组最高, D2组与D3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D2组血蓝蛋白含量最高, 渗透压和血清K+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生长、氮代谢、渗透调节相关指标为判据: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0.3%~0.6%(含钾量: 0.96~1.26 g/100g饲料)的钾有利于低盐环境下对虾对饲料蛋白的利用及生理代谢平衡, 而过高的添加量(1.5%, 总含钾量: 2.17g/100g饲料)则会影响其生理代谢从而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75.
应现代水产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展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分析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基于产业发展与学科特色,分析了广东海洋大学协同育人的思路与模式,介绍了"12555"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培育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水产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6.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Claudin...  相似文献   
77.
杨奇慧  周小秋 《水产学报》2007,31(6):749-756
通过对幼建鲤(平均初重11.37±0.55 g)投喂5组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饲料(维生素A含量分别是3 969、23 816、39 693、99 233及158 773 IU·k~(-1)),进行70 d的饲养试验以及攻毒(为期15 d)和免疫接种试验(为期24 d),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高维生素A显著地降低幼建鲤的体增重、净蛋白沉积率、肝胰脏重量、肠道皱襞高度、脾体指数、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力及用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17、24 d血清抗体水平(P<0.05);显著提高饲料系数、肝胰脏维生素A含量(P<0.05),而对成活率、摄饵量、头肾体指数、后肾重量、后肾体指数,而用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0、10 d血清抗体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当饲料维生素A含量为158 773 IU·kg~(-1)时,对幼建鲤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8.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29.74±3.26)g]和其他几种贝类;波纹巴非蛤软体部所含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未包括色氨酸)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以管角螺最高;方斑东风螺支/芳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种贝类软体部常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9.
为评估蛋白质水平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血清激素和消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探究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其健康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珍珠龙胆石斑鱼[初始体质量(6.50±0.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35%、40%、45%、50%、55%和60%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通过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50%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组;55%和60%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35%组;50%组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45%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50%组胃蛋白酶活性和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肠淀粉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在55%和60%组达到最低值。WGR与血清GH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以W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为51.57%。  相似文献   
80.
比较研究了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胶囊蛋氨酸或晶体蛋氨酸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将鱼粉组和减少鱼粉后蛋氨酸缺乏组分别设为正、负对照组,试验组饲料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MET)、羟基蛋氨酸(MHA)、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微胶囊蛋氨酸(CAP)、丙烯酸树脂微胶囊蛋氨酸(RES)和棕榈酸甘油酯微胶囊蛋氨酸(TPA),共7组等氮等脂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初始体质量(5.40±0.07)g,流水养殖8周,水温29~31℃.结果显示微胶囊蛋氨酸组的军曹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MET组(P<0.05),MET和TPA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MET组军曹鱼幼鱼摄食后0.5 h肠道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3 h后正对照组和RES组Na+、K+-ATP酶活性上升,显著高于CAP和MHA组(P<0.05),摄食8 h后正对照组和微胶囊蛋氨酸组显著高于MHA和MET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军曹鱼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即可增进氨基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微胶囊有助于蛋氨酸在肠道中的缓慢释放,提高肠道内胰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