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细颗粒对有机质的保护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主要综述了土壤细颗粒(<20μm或<50μm)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护能力,详细阐述了土壤储存细颗粒态有机质的能力模型及其意义,探讨了影响土壤细颗粒对有机质的保护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宁麦13号小麦具有较卓越的高产、稳产性能,大面积生产中的一般产量为400 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m2以上,少数千亩连片高产场圃产量高达550~600 kg/667m2。宁麦13号属穗粒重兼顾型品种,并以穗粒数为主,且植株偏矮,抗倒性较强。因此,中高产栽培中,为求得高产、低耗、高效目标,应采用中高密度配以中高氮肥的模式,即基本苗15万~20万/667m2,施氮量19.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革胡子鲶生长激素基因原核表达体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了革胡子鲶生长激素基因成熟肽的cDNA序列,将该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RSET-A,构建重组质粒pRSET-mGH,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结果]革胡子鲶生长激素成熟肽cDNA序列全长534 bp,编码1个由17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长激素成熟肽,分子量为20.28 kDa,等电点为5.93。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目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27.41 kDa,主要以非可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沉淀中。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高达细菌沉淀蛋白总量的36.8%。[结论]该研究为革胡子鲶生长激素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1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穗颈长的遗传。结果表明,穗颈长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高值对低值为显性,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控制穗颈长的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亲本间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增效基因多于减效基因。穗颈长可能受4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高,早代选择有效。穗颈长与株高呈显著遗传正相关,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和单株产量呈微弱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宁麦10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通过穿梭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大穗大粒,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强,面条,馒头专用品质突出等优点,针对宁麦10号的特征特性,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应挑拨适期播种,争壮苗越冬,合理密植,建立高效群体结构,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做好防病治虫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小麦拔节后的割青,研究了江苏淮南麦区育砀扬麦158、ND35/R18和ND36/R9034等3个小麦品种(组合)用于粮饲兼用生产系统的表现。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鲜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再生能力等饲用性能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幅为18.0%-22.7%,冬季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1012.8-1248.1kg/667m^2,春季第二次割青鲜草产量变幅为295.7-705.1kg/667m^2,1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48.7%-62.6%,2次割青后籽粒产量相当于对照的18.9%-25.0%。扬麦158粮饲兼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粮饲兼用生产系统在进入越冬期前即开始拔节,茎蘖冻害严重,须在拔节后割青。不宜冬春2次割青,可通过增大播种密度减轻冬季1次割青对籽粒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现状分析与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演变过程,近20年来全省小麦产量徘徊和波动状况及目前推广应用品种的品质现状等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淮南地区小麦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类型单一,品种更换周期过长和加工品质尤以制粉品质较差;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青狮潭水库太湖新银鱼的月龄生长进行全年连续采样分析 ,用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 ,得到体长、体重关系式和生长方程 ,经 X2 检验显著服从 ( P<0 .0 5) ,并由此推导出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生长加速度方程。银鱼生长拐点在 4 .8月龄处。建议银鱼最适捕捞期为 1 1月  相似文献   
19.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20.
北海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海文昌鱼的遗传背景,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方法】运用RAPD技术对33份北海文昌鱼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每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56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8个(占50.00%),RAPD产物分子量在220~1500 bp之间;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736,个体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1264;群体Shannon信息指数为0.219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91;中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位点均符合中性假说。【结论】相对于厦门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北海文昌鱼遗传多样性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北海文昌鱼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