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土壤酶特性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以地处赣中吉泰盆地的泰和县严重退化红壤区为研究对象 ,1991年采取不同模式重建森林 ,2 0 0 1年选择 8种不同重建模式测定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 ,研究表明 :(1)用主成分分析排序 (PCA)可将 8种模式重建的森林土壤酶活性分为 3类 ,枫香纯林及其与针叶树种的混交林模式是酶活性最高的一类 ,针叶纯林模式土壤酶活性最低的一类 ;(2 )土壤各种酶活性总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自上而下逐渐减弱 ,但不同种类的酶、不同重建类型 (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 ,且蔗糖酶以阔叶林变异幅度最大 ;(3)脲酶活性两季节 (5月和 10月 )差异最大 ,蛋白酶季节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22.
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开发区)为例,阐述了开发区基本概况、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概况、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分析了市直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关系以林地保护和林地利用的平衡结合点,提出了合理的方案和实施措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开发区域林地保护和林地利用协调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3.
在26~30℃和盐度18~22下,研究了每千克干等氮等能基础饲料中添加0、4、8、16、32mg和64mg蛋氨酸铜的饲料(铜实际含量为2.7、7.5、11.2、19.8、30.4mg/kg和52.1mg/kg)对体质量(18.46±0.11)mg方格星虫稚虫的质量日增加、组织铜含量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基础饲料以酪蛋白、明胶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鱼油为脂肪源,含粗蛋白44.25%,粗脂肪9.23%,灰分9.64%,能值为19.71 MJ/kg。56d的饲养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显著影响方格星虫稚虫的质量日增加、体壁铜含量、虫体铜含量(P0.05)。稚星虫的质量日增加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随后趋于平稳。饲料铜水平为7.5、11.2、52.1mg/kg时,稚虫的质量日增加差异不显著;当饲料铜含量为11.2mg/kg时,稚星虫质量日增加达最大值(0.68±0.04)mg/d。稚星虫的体壁铜含量和虫体铜含量均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当饲料铜含量为52.1mg/kg时,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组稚星虫体腔液铜含量为2.32~4.53μg/g,与消化酶活性一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质量日增加和饲料成本考虑,建议方格星虫稚虫饲料铜水平的添加量为7.5~11.2mg/kg。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不同产地吴茱萸有效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为吴茱萸内在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选择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水溶液(pH=3)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50 nm。12批贵州余庆产吴茱萸药材样品共有23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较高,其他产地吴茱萸药材与贵州余庆吴茱萸药材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可以用该方法来区别其他产地的药材。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施氏獭蛤选育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经2代群体繁育的20月龄、养殖在水深5~7 m的泥沙质潮下带滩涂中的施氏獭蛤150个,测量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壳质量(x_4)、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表型性状,进行相关的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施氏獭蛤表型性状参数中,壳质量变异系数最高,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质量同软体质量和壳质量相关性均达0.85以上;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壳质量对施氏獭蛤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0.657,高出壳长0.369,对软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下降,通径系数为0.436,高出壳长0.086,壳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与壳长(x_1)、壳质量(x_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_1=-14.769+0.613x_1+2.002x_4(r~2=0.806),y_2=-0.980+0.281x_1+0.500x_4(r~2=0.549),r~20.850表明存在对体质量性状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以上结果为施氏獭蛤性状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6.
金头鲷引进及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引进2148尾金头鲷,在面积为0.2 hm2的池塘进行养殖试验.鱼苗全长约3 cm,经过429 d的养殖,体质量达331.2~483.0 g,平均体质量410.9 g;全长27.3~31.0 cm,平均28.9cm;体长22.4~25.5 cm,平均24.2 cm;体高8.8~10.8 cm,平均9.8 cm.共收得成品鱼779.0 kg,单产3895 kg/hm2,成活率88.3%,饵料系数2.4.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澳洲獭蛤(Lutraria australis Reeve),隶属异齿亚纲(Heterodonta)、獭蛤属(Lutraria Lamarck),又叫菲律宾獭蛤。澳洲獭蛤北部湾沿海有分布,越南产量高,另据报道闽南也有分布。该种主要采集于潮下带,潜沙习性,水管发达、似象鼻,因而与其他獭蛤种统称为象鼻螺。澳洲獭蛤味道鲜美,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8.
广西沿海裸体方格星虫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广西沿海裸体方格星虫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0条10 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扩增114个个体,分析其中的87个位点.试验结果表明,广西沿海裸体方格星虫群体间遗传多样性高低及遗传分化与天然屏障导致的地理隔离相关,裸体方格星虫的浮游幼体并不能有力地促进群体间基因交流.UPGMA聚类分析指出,广西裸体方格星虫群体至少应作为2个保育单元经营,即江平保育单元和犀牛角—西乡塘—闸口保育单元.  相似文献   
29.
方格星虫亲体养殖与生殖细胞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繁育的方格星虫苗种进行为期26个月滩涂养殖试验,于繁殖季节对养殖亲体人工催产并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2龄亲体适合人工催产;养殖成活率为41.60%,平均体质量增加22.29g,体质量超过20 g的2龄雌星虫为32.0%,雌雄比为1.37∶1;雌星虫最小性成熟个体质量为6.46 g,性成熟最短时间为11个月;星虫怀卵量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生殖细胞呈周期性发育。  相似文献   
30.
为给贵州地道中药材吴茱萸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方法相结合,对贵州吴茱萸害虫种类与危害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吴茱萸的害虫共有6目25科37种,以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和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s)危害最为严重,其中29种系首次报道危害吴茱萸;吴茱萸害虫的天敌有6目7科1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