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天然放牧条件下1.5岁~5.5岁牦牛的屠宰试验表明:牦牛在3.5岁时屠宰最适宜,其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高,分别为38.1 cm2、54.35%、41.5%和3.77∶1;其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适中,肉质鲜嫩、口感好。  相似文献   
42.
藏绵羊季节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原地区藏绵羊生理生化特性随季节性变化的规律,以四川省红原地区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季度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藏绵羊四季的体温为39.18~39.60℃,呼吸为27.20~49.04次/min,心率为91.87~106.25次/min;(2)WBC、MCV、MCH和MCHC等指标以秋、冬季极显著高于春、夏季(P0.01),而RBC、HCT和RDW-CV等指标以春、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冬季(P0.01),PLT在春、夏和秋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HGB在四季中保持相对稳定;3)TP、ALB和GLO等指标以夏秋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1),ALP和PCHE等指标以夏、秋季极显著低于冬、春季(P0.01),AST、ALT、LDH、GLU、CHOL和CA等指标在季节交替中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3.
利用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初生重、6月龄体重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藏绵羊(P0. 01);体尺方面,体高略有提高(P0. 05),体长明显大于藏绵羊(P 0. 05),管围也有加大(P 0. 05),胸围增大最显著(P0. 01),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
若尔盖县的辖曼种羊场于1958年建场,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向若尔盖县及周边县的牧民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种羊。2017年,通过查阅等方式对辖曼种羊场的自然环境、性质与现状、绵改历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查,以促进辖曼种羊场加强草地型西藏羊的选育和技术更新,提高种羊质量。  相似文献   
45.
试验以凉山半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BP-1基因的CDS全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其序列。结果表明,IGFBP-1基因的CDS序列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牛、人、鼠的CDS同源性分别为97%、76%和7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69%和71%,Gen Bank登录号为FJ589639.1;IGFBP-1基因的氨基酸分子量为27.8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5.99;进化分析显示与牛、山羊等哺乳动物关系较近,与鸡、鱼类等亲缘关系较远;IGFBP-1基因存在明显的疏水性区域和亲水性区域,有一个信号肽、一个跨膜区、16个磷酸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和8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无规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区域分别为61.98%、24.33%、13.69%;三级结构分析显示存在IGFBP_N和甲状腺球蛋白-Ⅰ型功能域。为进一步研究绵羊IGFBP-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47.
为了评估适时出栏带来的准确经济效益,试验在前期大量生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川西北地区牦牛养殖规模、饲料资源情况和牛群资源现状,计算适时出栏和传统放牧模式下,牦牛的饲料成本,分析比较不同牦牛饲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牦牛饲养按5年为1个周期计算,适时出栏,模式条件下3.5岁活体重为273 kg,与传统放牧方式相比增重48.59 kg,提前2岁达到出栏体重,平均每头增收1 063.4元。  相似文献   
48.
土壤肥力下降和杂类草入侵,是导致高寒草甸产草量和饲草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探究施肥时间和施肥水平对高寒草甸草产量和草品质的影响,在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优势种的高寒草甸上,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和春秋分季施肥有助于提高草地群落和禾本科产量,并抑制杂类草生长,尤其是春季施肥225kg·hm-2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而秋季施肥对草地群落和禾本科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春秋分季和秋季施肥,可以维持高寒改良草地较高饲草品质。因此,欲获得较高饲草产量和品质,以春秋分季施肥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9.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高寒牧区特有的优势畜种资源,素有“高原之宝”的美称。但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繁殖成活率低,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牦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谢荣清  杨平贵 《畜禽业》2006,(10):32-33
对红原县分户经营条件下的牦牛群结构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3岁以下、3~12岁、13岁以上牦牛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1.56%、65.76%、2.68%;适龄母牦牛比例达48.61%,5岁以下阉、公牦牛和非生产性牦牛比例分别占28.40%和4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