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4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山东省微山县傅村镇濒临南四湖,拥有两万多亩湖滩涝洼地,每年汛期水位上涨,涝洼地被湖水淹没,但汛期过后,又有许多土地重新露出。过去,这些涝洼地在汛期前一直荒芜。最  相似文献   
32.
网箱培育大规格鳜鱼种,具有生产机动灵活、投资少、设施简单等优势,并且由于网箱体积小,易于人为控制,可为鳜鱼种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一、水域选择选择水质清爽、水面宽阔、避风向阳、溶氧充足的水域,网箱设置区域水深不低于2米,有微流水更好。如果在池塘中设置网箱,池塘面积应不低于3亩,水深应在  相似文献   
33.
李彦海是山东省微山县傅村街道东汇子村的网箱养殖户,近年来他根据市场需求养殖尾重6千克以上的大规格草鱼,不仅市场紧俏好销,而且售价也高出普通草鱼1~2元/千克,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现将他的主要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建鲤在传统养殖中,一般是春季投放鱼种,秋冬捕获成鱼,成鱼上市集中,价格低效益差。我镇渔户一改传统养殖方式,7月中下旬鱼种下塘,翌年6、7月间淡季时成鱼出塘上市,走出了一条利用季节差价发展建鲤养殖,提高养殖效益的新路子。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5.
早春是鱼种放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鱼种放养以后进入正常管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池塘水温变化大,水质变化也较剧烈,池塘水质肥度一时还难以满足鱼种要求,鱼种对水质条件还需逐步适应,鱼种对饵料的要求也从不摄食到开口摄食,各种病菌害虫也开始进入繁殖期,养鱼的各项技术措施进入逐步落实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对鱼池进入养殖期以后的正常管理、促进鱼类健康生长,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秋季水温适宜,是鳜鱼的生长旺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管理措施,对促进鳜鱼生长、提高鳜鱼规格、改善鳜鱼品质、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合理控制池塘内鱼类的密度 鳜鱼养殖池内一般放养三类鱼:鳜鱼、搭配鱼类、供鳜鱼摄食的饵料鱼类。合理控制三类鱼在池内的比例,有利于鳜鱼产量的提高。经过前一阶段的养殖,部分大规格鱼种已长成成鱼,达到上市规格,抓  相似文献   
37.
淡水鱼生态养殖,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要从生产细节入手,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采取科学的防病方法,实现鱼类安全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38.
鳜又称翘嘴鳜,属名贵淡水养殖品种,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人们非常喜食的名优水产品。近几年随着鳜养殖面积越来越大,对苗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相应地对鳜亲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质量的亲鱼才能繁育出优质健康的鳜苗种,  相似文献   
39.
正乌鳢是一种以野杂鱼为主要饵料的肉食性鱼类,近年来在微山县南四湖区的养殖量越来越大。在自然水域环境中,乌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很少发病,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和发展,以及池塘网箱养殖技术的普及,乌鳢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经验,防病治病措施不力,导致乌鳢病害日趋严重。及时做好乌鳢病害的防治工作,已成为发展乌鳢养殖、保证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笔者特将池塘网箱养殖乌鳢的病害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网箱养殖乌鳢病害发生原因辨析由于池塘养殖乌鳢不易捕捞、成本高,养殖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网箱养殖乌鳢。池塘水域面积小,载鱼量大,水环境压力大,  相似文献   
40.
2004年6月,我镇养殖场一口二龄草鱼种培育池发生肠炎病,经采用内服外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后,一周即治愈,后期未再发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面积10亩,平均水深1.7米,以培养二龄草鱼种为主,适量搭配鲢、鳙鱼,还有鲂鱼、鲤鱼等。6月初发现少量草鱼体色发黑,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