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微滤膜应用于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可行性。[方法]考察直接微滤与混凝-微滤组合工艺2种方式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膜清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在改善水质与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微滤,出水水质中浊度、有机物、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8.1%、86.1%与67.5%。[结论]混凝作为预处理可有效改善膜的过滤性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苗说好拌种剂是一种新型生物拌种剂,好安威是35%丁硫克百威拌种剂,两种拌种剂合用,具有防病、防虫、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200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金沙江攀枝花段共采集了16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对其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沙鳅的绝对怀卵量最大为10681粒,平均为6780粒;相对怀卵量最大为443粒/g,平均为269粒/g。中华沙鳅性比接近1∶1,产漂流性卵,产卵类型为一次性产出,繁殖高峰期为5~6月。为保护我国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对中华沙鳅繁殖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猪HGD基因第14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以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代猪为研究材料,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HGD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片段,并分析了猪HGD基因型间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差异。【结果】发现了3种基因型(CC、CT和TT)。对纯合子个体测序检测发现,在猪HGD基因第14外显子序列EF011080 143 bp处存在C→T的单核苷酸变异,这一变异导致相应的蛋白质序列中脯氨酸(Pro)到丝氨酸(Ser)的替换。在试验猪群中,等位基因C的频率比等位基因T高,为78.3%;CC基因型个体占多数,达67.3%;适合性χ2检验表明,该座位在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代猪群体中处于非遗传平衡状态。CT基因型猪腿臀重分别较CC和TT基因型猪高0.33和0.45 kg(P<0.05);CT基因型猪臀背膘厚、眼肌面积、肌肉粗蛋白含量和眼肌电导率分别较CC基因型猪高0.31 cm,3.29 cm2,0.73%和1.38(P<0.05);CT基因型猪的眼肌pH45、腿臀肌肉pH45和腿臀肌温度分别较CC基因型猪低0.26,0.23和1.21℃(P<0.05)。【结论】HGD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胴体、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36.
中华沙鳅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金沙江攀枝花段共采集了160尾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对其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沙鳅的绝对怀卵量最大为10 681粒,平均为6 780粒;相对怀卵量最大为443粒/g,平均为269粒/g.中华沙鳅性比接近1:1,产漂流性卵,产卵类型为一次性产出,繁殖高峰期为5~6月.为保护我国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对中华沙鳅繁殖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定位猪CACNA2D1基因并分析该基因是否可作为影响猪某些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扩增并测定猪CACNA2D1基因的部分序列,运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对其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与相关遗传图谱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将猪CACNA2D1基因定位在猪9号染色体79.3~86.7 cM的位置上,发现在CACNA2D1基因定位区域有3个分别影响母猪发情期排卵数、胴体肩胛重以及10周龄体重的QTL,在定位区域附近有影响猪屠宰24 h后肌肉pH值的QTL。【结论】猪CACNA2D1基因可作为猪繁殖性状、胴体性状、生长性状甚至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人工养殖黄鳝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MonpterusalbusZuiew)是我国的一种较重要的经济鱼类,分布很广。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有的地方便开展了黄鳝的人工养殖。但有关人工养殖中黄鳝的疾病研究资料比较少见。1993年~1996年,作者对人工养鳝中的疾病问题作了较多的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993~1995年,对孝感市农村人工规模养鳝情况作了调查。对孝南区杨店镇农民方润清1994年的土地养鳝,1995年的稻田养鳝进行了系统调查。作者1993年从市场购买黄鳝20尾在0.5m2的水族箱中进行了312天的耐饥饿试验,并观察了发病情况。1996年从市场购入鳝种放在网箱中饲养…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