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屠宰检验检疫工作会对传染病以及肉品品质等各项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能够有效保证畜禽产品整体质量,是保证民众食品安全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对家禽以及家畜屠宰检验检疫相关内容的介绍,对畜禽屠宰检验检疫以及畜禽产品监管方式展开深度探讨,并就加强产品监管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升畜禽屠宰检验检疫整体水平,做好畜禽产品监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2.
正襄阳是湖北小麦主产区,该区域年小麦收获量占全省50%左右。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有效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被提到突出位置。自2014年来,本团队联合襄阳市植保站、襄州区植保站在襄阳市原种  相似文献   
33.
为摸清湖北十堰麦区小麦条锈菌越夏和冬季繁殖特点,阻断其传播通道,保证小麦稳产丰产,通过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实地普查、定点系统监测、人工接种模拟等试验,初步研究了十堰麦区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条锈病主要分布在汉江及其众多支流河域麦区,条锈菌不能在湖北十堰越夏,但可以越冬,冬季繁殖速度较慢,潜伏期一般在35~95 d。  相似文献   
34.
2013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从湖北省7个小麦主产区分离获得106株禾谷镰刀菌,测定了其对戊唑醇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多菌灵对所有供试菌株的EC50值分别为0.064~0.778和0.090~0.858 mg/L。采用SAS软件的W法对EC50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表明106株菌株对戊唑醇和多菌灵敏感性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383±0.129)和(0.526±0.151)mg/L。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襄阳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6个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对戊唑醇和多菌灵抗性菌群,两种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408份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国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麦区主推品种及二线材料的抗白粉病性,2008-2010年度在武汉病害鉴定圃对来自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的408份品种(系)进行了抗白粉病的鉴定。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表观侵染速率、毒力频率、病程曲线下面积和最后一次病指对白粉病抗性进行评价只需前两个指标即可。根据建立的评价标准,绵麦37两年均对白粉病免疫,绵麦39等15份材料两年均表现高抗,扬麦13等46份材料两年均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36.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C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此产卵期晚上的球果(枝)挥发物更有意义.油松和华山松球果的触角电位(EAG)测试表明:虫害球果与健康球果相比,梢斑螟(雌雄蛾)对油松虫害球果的EAG反应更明显;而对华山松虫害球果和健康球果的EAG反应差异不明显.Y-型嗅觉仪的趋向试验表明: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明显高于雄虫,油松球果提取液的引诱作用高于华山松球果,而当年生针叶提取液、虫害球果及其提取液挥发物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均高于健康球果;挥发物标准品测试显示,1R-(+)-β-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组合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虫害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可显著刺激雌成虫产卵,表明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组分中存在着雌成虫的产卵刺激物;华山松球果提取液的存在明显抑制了雌虫在油松虫害球果提取液滤纸上的产卵,表明华山松球果提取液中可能有产卵拒避剂.  相似文献   
37.
试验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6%戊唑醇微乳剂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76%以上。建议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采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hm~2有效成分用量168.75g~225g(667m~2商品用量15g~20g),兑水675L进行喷雾防治,齐穗期再喷施1次,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和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一种新颖的植物源杀菌剂,其化学结构式为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3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18~45 g/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2O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为探讨小麦对白粉菌抗性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粉菌菌株17(Bgt17)和菌株6(Bgt6)及小麦品种扬158为试验材料,测定H2O2处理的小麦叶片过敏性细胞数量及POD、PPO、SOD酶活性。POD活性测定参照Hammershmidt方法并加以改进,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提取,以愈创木酚作为底物测定,以1minA470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PPO活性测定参照ConstableandRyan方法进行,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提取,以儿茶酚为底物测定,以1minA525变化0.01为PPO活力单位;SOD活性的测定参照Levine等方法进行,用提取液(50mmol/LMet,0.1mol/L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1mmol/L二硫苏糖醇(DDT))提取。测定SOD对氮蓝四唑(NBT)光还原的抑制率,以抑制NBT光还原50%为1个酶活力单位。[结果]乳突在亲和性与非亲和性组合叶表细胞形成的差异不大,非亲和性反应叶表细胞过敏性反应发生早且明显比亲和性反应多;接种Bgt17后不同时间及非亲和性组合中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高于亲和性组合;用5、10、20mmol/L抗坏血酸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15.0与30.0mmol/LH2O2处理后诱导亲和性反应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接种白粉菌后,小麦叶片中POD、PPO、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非亲和性组合比亲和性组合3种酶的活性高。[结论]HO、PPO、SOD活性与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枣树不同发育期挥发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枣树(Ziziphus jujuba)不同发育期的挥发物,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研究了木枣(Z.jujubacvmuzao)幼叶期、花期和幼果期的挥发物。结果表明,3个时期挥发物成分有很大差异,分别为23、39、43种。3个时期特有的挥发物为3,7-二甲基-1,3,6-辛三烯(DTOT)、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DTOT随着枣树发育逐渐减少,而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则逐渐增加。木枣挥发物浸提结果与SPME结果差异很大。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EAG测试表明,雌蛾对苹果和枣果的EAG反应极显著的高于雄蛾,雌、雄蛾对苹果的反应也极显著的高于枣果;雌蛾对苹果浸提液的反应极显著的高于枣果和枣叶,雄蛾则对枣叶浸提液的反应最高,并且雄蛾对3种浸提液的反应值均高于雌蛾。说明枣果、叶片及其浸提液对桃小食心虫成虫寄主选择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