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底泥环境中孔雀石绿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养殖池塘底泥中孔雀石绿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液对孔雀石绿的提取效果,针对相应的提取液用正交试验建立最佳提取方案,采用硼氢化钾将孔雀石绿还原成隐色孔雀石绿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前处理中采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提取比较简单,最适宜提取方案是提取液用量为20mL,震荡提取5min,重复提取2次;硼氢化钾还原效果良好,用量2mg即能将该体系中的孔雀石绿完全还原。本方法在0.5—800ng/mL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孔雀石绿总量最低检出限为0.36μg/kg。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2.4%~84.8%、88.1%~92.3%,相对标准偏差为3.16%~4.74%、1.91%~4.11%。  相似文献   
82.
鱼类鲜度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鱼类鲜度的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鱼类鲜度的变化机制,并从感官评价、物理评价、化学评价、微生物评价方面综述了鱼类鲜度评价指标和测定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对鱼类鲜度评价现状加以总结,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us)是一种离水极易腐败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文章利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原理分析了海上加工船加工日本鳀鱼干的原料、加工工艺条件和贮藏运输等方面对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指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工作计划表,提出了日本鳀鱼干加工中原料及各加工工序的危害因素、卫生操作程序、监控测定方法和纠偏措施,构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的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84.
无磷品质改良剂对阿根廷鱿鱼冷冻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阿根廷鱿鱼(Sepiaiuex argentinus)在冻藏过程的浸泡增重率、自由液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盐溶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钙ATP酶(Ca^2+-ATP酶)活性、pH、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色泽的变化,试验分别比较了蒸馏水、常用的含磷保水剂及无磷品质改良剂对阿根廷鱿鱼冷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经无磷品质改良剂或含磷保水剂处理后,在冻藏过程中较用蒸馏水处理的具有更好的保水性,浸泡增重率达到26%~35%,但无磷品质改良剂较含磷保水剂能更好地减少鱿鱼自由液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且盐溶性蛋白减少率和Ca^2+-ATP酶活性损失率分别比含磷保水剂组少6%和5%,TVB—N变化缓慢且小于0.30mg·g^-1,而对鱿鱼pH和色差值影响不大。因此,无磷品质改良剂能有效防止冻藏鱿鱼冷冻变性,且效果优于含磷保水剂,值得在鱿鱼冷冻加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鲟营养组成、高值化加工利用及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鲟( Acipenser)是中国冷水水域重要的养殖鱼类,近年来养殖产量逐年增加。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鲟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中国鲟消费长期以幼鱼鲜食为主。文章详细论述鲟鱼卵、鲟肉的营养与风味特征,阐明鲟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质量安全及原产地鉴别技术现状,对鲟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中国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比较研究多脂红肉鱼(蓝圆鲹)和白肉鱼(带鱼)腌干加工中菌相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加工过程对菌相的影响并寻找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优势菌。在腌干加工过程中采用Illumina平台的MiSeq技术比较分析了两种多脂鱼的菌相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种鱼的菌相主要分布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在科水平上,初始原料的蓝圆鲹和带鱼分别含7个和15个科的细菌,带鱼包括了蓝圆鲹的所有菌群,肠杆菌科作为共同的优势菌,在蓝圆鲹和带鱼中分别占47%和26%。从腌制开始,两种鱼的菌群数都大量减少,弧菌和芽孢杆菌科作为共同优势菌,前者平均占蓝圆鲹和带鱼的40.3%和42.2%,后者则平均占16.7%和13.3%。原料中,蓝圆鲹和带鱼都包含了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弧菌科和希瓦氏菌科这4种腐败菌,加工阶段,两种鱼的优势腐败菌都为弧菌科。乳酸菌包括链球菌科和乳杆菌科,仅出现在带鱼中。研究表明,在腌干加工中,带鱼的细菌减少程度大于蓝圆鲹,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两种鱼含共同的菌群和优势菌,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腌干后两种鱼的腐败菌大大减少,说明腌干加工有利于降低鱼类腐败的可能性。可选择带鱼作乳酸菌的分离以进行后续的抗氧化研究。  相似文献   
87.
美国罗非鱼贸易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近年美国罗非鱼市场信息数据,对美国罗非鱼主要进口国家、进口总量变化、产品种类变化、价格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未来罗非鱼市场展望及建议,旨在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占据美国罗非鱼进口贸易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以冻全鱼和冻鱼片为主,这2种产品在美国市场将继续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价格分析结果说明,冻鱼片价格明显高于冻全鱼,但中国内地由于产品质量和品牌问题,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同类产品市场平均价,表明中国内地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罗非鱼产品的质量管理,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以凝胶特性、肌原纤维蛋白化学键以及脂质、磷脂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了5种淡水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鲢(Hy-pophtha...  相似文献   
89.
冰点调节剂对军曹鱼冰点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冰点调节剂对于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冰点的影响。选取氯化钙(CaCl2)、氯化钠(NaCl)和维生素C(Vc)3种冰点调节剂,利用单因素比较法得出使用4%CaCl2浸泡处理6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降至-1.21oC;用2%NaCl浸泡处理军曹鱼9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由-1.01cC降至-1.36℃;使用0.5%V,溶液浸泡处理30min可使其冰点降至-1.30℃。因此选取NaCl和Vc 2种较好的冰点调节剂进行复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者结合使用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使用3%NaCl和0.3%V。共同处理军曹鱼60min为最佳,可使其冰点降至-1.62℃,下降了60.4%。  相似文献   
90.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产养殖底泥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底泥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波法提取,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浓缩并用流动相溶解后上机检测,方法线性范围在0.01~1.00μg·mL^-1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回收率为88.2%-92.6%,精密度(RSD)为0.88%~2.67%,检出限为1.0μg·kg^-1。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快捷、准确性高、重复性强,可检测出泥样中痕量的呋喃唑酮,适用于水产养殖环境底泥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