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丽华 《吉林农业》2011,(5):196-196
在姚安县,烤烟套种蔬菜的模式已经推行很久,随着农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烤烟套种蔬菜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面积不断增加,到2009年全县烤烟套种蔬菜面积已达1666.7hm2,占全县烤烟种植面积的50%。烤烟套种蔬菜的模式中,属烤烟套种白菜较普遍,文章简要介绍了烤烟套种白菜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银杏叶复方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银杏叶复方制剂与抗菌药物对畜禽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银杏叶复方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1h.抑菌试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银杏叶复方制荆表现为高敏,大肠杆菌对银杏叶复方制荆表现为低敏.银杏叶复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25g/mL、0.05 g/mL.  相似文献   
13.
对某公司生产的2528K型矿用重型自卸车副车架经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副车架进行了静态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断裂部位相吻合,印证了对断裂原因的分析判断。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副车架设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肥中碳铵用量对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在同等的施肥水平下,基肥增施氮肥(碳铵)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加快立苗、分蘖的速度,增加有效穗及粒数,从而获得增产。在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每公顷总施纯氮150 kg水平下,基肥以每公顷施碳铵300~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免耕抛秧栽培比无绿肥免耕抛秧增产237.0~307.5 kg/hm2,比绿肥还田常耕抛秧增产303.0~393.0 kg/h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绿肥还田免耕可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质,从而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区水足草多的特点,昭平县推广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采取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相结合的投喂方法和注射冻干细胞弱毒疫苗与"三联"疫苗为防病方法的小池塘流水高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80hm2。结果表明,所应用的技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促进传统养殖方式向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转变,草鱼生长快,成活率达到91.2%,草鱼平均667m2产量增加396kg,增产值3564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林丽华 《吉林农业》2011,(5):188-188
姚安县一直致力于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蚕桑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从而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努力实现县委提出,打造南永经济带绿色产品核心区的战略目标。文章结合姚安县生产实际,总结出适宜我县的桑树栽培技术,为我县蚕桑业发展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兴国战略正在快速实施,新时期的智能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机械制造中对智能化水平需求日渐重视.在智能制造中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摆脱传统机电技术的束缚,满足技术创新的时代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应用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相互结合,实现现代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及高效化,广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加强新生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通过对新生采取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育与培训,既有利于增强新生利用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又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并对大学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盐度对香港巨牡蛎摄食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摄食和代谢与盐度的关系,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流水系统研究了不同盐度(S)条件下香港巨牡蛎的滤水率(FR)、摄食率(IR)、吸收率(AE)、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盐度6~27范围内,盐度对香港巨牡蛎的滤水率、摄食率的影响都极显著,随着盐度的升高,滤水率与摄食率先增大后减小,盐度13时最大,分别为5.93 L/g.h和38.26×106cell/g.h;盐度对吸收率的影响不显著,吸收率为74.77%~78.41%。盐度对香港巨牡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盐度的升高,耗氧率与排氨率先增大后减小,盐度20时最大,分别为1.76 mg/g.h和0.11 mg/g.h;盐度对O∶N比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盐度下O∶N平均值为17.89,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香港巨牡蛎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判断,香港巨牡蛎的摄食和代谢活动在盐度13~20之间处于较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